•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北京高一學生幼兒園起學英語:高考改革對我打擊太大【2】

    2013年10月22日07:2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高一學生幼兒園起學英語:高考改革對我打擊太大

      解讀1

      一年考兩次最高分數入高考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通過這樣的改革不但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而且也會減輕目前高考過分強調英語技巧,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其實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英語都是通過社會機構進行組織的,比如托福、雅思等,這也是今后我國英語發展的方向。

      解讀2

      語文增30分突出母語地位

      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學生們更多的時間還是應該放在母語上,現在很多學生寫字不如從前、中國傳統文化也不十分清楚,適度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隨著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改變,作為高校也會適應基教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我們分析了中國100年教育走的路,發現中國教育越來越呈現國際化趨勢,而中國本身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就怕再過一段時間,孩子們都不知道魯迅是誰了。

      從國際上看,沒有一個國家把英語放在一個終身學習的重要位置上,例如,日本的國際化也很明顯,但這個國家也沒有搞全民學外語。對于英語,很多專家都建議,應該將其社會化考試,類似于計算機考試一樣。同時加大中國人的中國文化素養,現在已經完全西化了。其實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發展,了解自己本國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又對自己本國文化熟悉的情況下,一個中國人的國民素質、自信心、創造力才會提升。此次改革就是想通過考試的方式帶動整個教學、均衡發展等方面的改革,北京此次在全國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是今后的教學改革等方面一定要跟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改革。

      解讀3

      數學分不變 解決問題是重點

      朝陽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原主任諸平:這個政策的調整,我個人認為是因為群眾反應太大了;A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公民基礎素質的,教授學生的知識應該是全面的,本質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特長。其實目前制訂的招收特長生政策未必是有多大問題,但關鍵是一些學校在執行過程中把其變味了。一些學校打著各種名目招收特長生,但最終還是要考語數外等文化課程。其最終目的還是為學校選拔優秀的學生。從這個角度考慮,把特長生比例降低還是有必要的。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特長生選拔是與加分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加分在一定歷史時期確實有其作用,但從基礎教育功能定位講,特長生這種方式也成為一種入學不公平的表現。從規范角度出發,還是不要過分強調與考試有關的特長培養,可以通過其他評價方式挖掘學生的特長本質。降低特長生比例與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并不矛盾。

      解讀4

      第一志愿增至兩所學校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目的主要是降低了考生報考風險,增加更多的錄取機會。

      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目前的錄取方式如果第一志愿沒有被錄取,第二志愿報考的相同院校也出于各種考慮不會錄取該考生,有些高分考生有可能直接落到了二本校,或者被一些錄取分數相差很多的院校二志愿錄取,這對于一些高分考生來說比較遺憾。此次改革后,起碼保證了高分考生如果第一所院校沒被錄取,但可能會被錄取分數線相差無幾的另一所高校錄取,減少“高分考生”落榜現象。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