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8月29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小學生家長的目光。昨日,教育部在整理了第一輪征求意見的結果后,對“減負十條令”做了適當修改,即日起至9月18日開始進行第二輪征求意見。
記者對比發現,和第一次公布的意見稿相比,這一次的意見稿改動較大的主要是有關“作業”和“考試”的兩部分內容。
據了解,減負十條規定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后,公眾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件方式專門提出的意見建議為5956件,不少人士還通過媒體、網絡反映意見建議。
在收到的意見建議中, 51.9%的公眾對減負十條規定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另外有48.1%的公眾分析了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表達了對減負工作的期盼。
石景山區金頂街第二小學校長陳鳳云說,教育部出臺“減負十條令”后,學校也感到很糾結。一方面學校認同國家的政策引導;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當中,如果小學全面不留家庭作業,全部在課堂上完成,這又是在有限的課時內很難完成的任務。相較于第一稿的意見而言,她認為第二稿的調整內容更加符合實際。
減負十條變化
作業
第一稿
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
第二稿
減少作業,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
考試
第一稿
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
第二稿
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荚噧热莶怀稣n程標準。教育質量監測不公布學生成績與排名。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