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首日,本報“四問上海高中學業水平考改革”受到社會廣泛熱議。昨天,市教委高中學業考調整方案也正式出臺——高三年級語文、數學、外語和思想政治4門科目的考試時間從高三第二學期調整至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語文、數學2門科目增加附加題,供部分高三學生選考、參加試點高校自主招生時使用。今后學業水平考成績將加強在高中畢業和高校自主招生中的應用。
雖然,新方案今年暫不實行,要從今年的新高二年級(2015年參加高考)才開始,但高中學生和校長們卻擔心,此次調整方案提供給學生參加每門學科考試的機會只有一次!皶粫迅咧型暾3年的培養周期分割成3個‘一年’,從而導致應試縱貫3年”?
“減負措施”受質疑
學業考改革原本是想緩解高校自主招生聯盟測試演變成“小高考”的趨勢,但這一“減負”措施卻也受到不少質疑。上海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華東師范大學周宏教授昨天發布微博說,本來只需高三應試,現在變成從高一起三年“年年高考”。還有家長擔心,雖然只是語文和數學兩門科目采用加試,但出于“多一個成績總是好的”的心態,會不會使加試變成了全民皆試?
曾任復旦大學招辦主任、現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鄭方賢說,無論是作為高中畢業依據,還是大學自主招生選拔標準,甚至替代高考,調整方案中的表述都表明了學業水平考的重要性和權威性,因此,高中教師、學生、家長抑或整個社會,都會強烈地感受到它的影響,把原來對高考的關注轉化為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關注!澳壳,每門學科的學業考機會只有一次,若一門考砸,極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進入哪個大學,大多數學生勢必會對每門考試都全力以赴,應試準備很可能會從高三提前到高中前兩年。如果未來每門學科可以提供多于一次的考試機會,或許更符合改革的初衷”。
“各科均衡”更討巧
“學業考替代各高校自己的自主招生測試,可行嗎?”市西中學高二學生小陸提出疑問:“目前改革方案里只有數學和語文有附加題,而各個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時候,不可能只看同樣的附加題吧!
格致中學校長張志敏認為,“從今年新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這一學業考新政將正式實行。由于各高校細化方案尚未出臺,家長和考生普遍呈期望狀態。這一政策的出臺,對那些成績優秀且各科較為均衡的學生有利。他們可以憑借會考成績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占優勢!
張志敏建議,無論孩子成績如何、興趣如何,一定要考“加試”,并不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高中教育也不能以追求名牌大學錄取率作為衡量標準,應該鼓勵學校、家長和學生一起根據自身學業水平、志趣愛好、家庭期許等因素,發現學生的潛能和志趣所在。從這個學期開始,格致中學推出了網上測評系統,供學生根據測試結果找到自己的最佳志趣發展域,并由此選擇學習模塊,組成自己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課表。
“考試流程”應嚴謹
鄭方賢說,這次調整還將對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考試組織、閱卷等環節提出挑戰!白詮呐e行學業水平考試以來,因其‘不重要’,所以受到的關注度不高,因此其命題、考試組織、閱卷等環節的工作也相對松懈。隨著新方案的實施,將會要求每門課程的考試都如同高考那樣嚴謹和嚴密,否則將難以面對社會公平公正的訴求。如此一來,考試機構面臨的壓力將是巨大的”。
在調整方案中,學業水平考試標準被強調要限定在課程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這就確認了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權威性。鄭方賢說,高中長期以來存在的以高考大綱為目標的教學,或許有望經此轉變為以課程標準為教學要求!暗處熑绾螌⒄n程標準中大量的實踐內容和拓展內容融入教學環節,并讓它能反映在考試內容之中,會是老師們面臨的壓力”。(馬丹 陸梓華)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