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考熱帶動藝術留學升溫 五大誤區要避開【2】--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中國藝考熱帶動藝術留學升溫 五大誤區要避開【2】

    2013年08月15日08: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藝考熱帶動藝術留學升溫 五大誤區要避開

    誤區三

      “不少人一想到藝術,就說去歐洲,可事實并非如此!滨U捷表示,選擇留學的國家,與所選的專業相關。

      選擇傳統藝術,如油畫和雕塑等純藝術專業,去歐洲留學更合適。具體來說,柏林、羅馬和巴黎,都是不錯的選擇!皻W洲歷史悠久,藝術資料保存得更完整更豐厚!滨U捷解釋。

      選擇與商業結合度高的專業,可去美國。比如,交互設計和工業設計等。此外,“看哪個國家哪個產業發達,一般來說,相關的產業設計也會發達”。

      至于法國,“多是公立學校,被拒簽的概率高。因為,公立學校先要保證本國的學生”。

      “意大利留學費用低,私立學校一年只需十余萬元!币话銇碚f,意大利的傳統藝術(純藝)、服裝設計和汽車設計工業專業,都不錯。只是,近年,意大利由于國內經濟不景氣,大招留學生以提振經濟,這導致留學生過度飽和。

      不過,選擇非英語類國家還存在一個問題,一般先需要就讀語言學校,之后再轉相關的藝術院校,“有些人讀了一年半載,還在讀語言!滨U捷說。

      誤區四

      藝術留學,非常特別。大中介也不一定靠譜。而且,國外的一些藝術院校,國內教育部并不認可,無法給予同等學歷認證。如果中介不做提醒,對未來學生歸國就業將造成極大影響。不過,這些不被教育部認可的學校,并不一定就是“野雞”大學。有些在業界的口碑,還是不錯。

      不專業的中介,還無法給予學生作品集遞交的指導。

      那么,如何辨別中介是否靠譜?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問專業的東西,看他們對藝術設計是否懂行!

      對于承諾“100%錄取”的院校,得特別小心。一般來說,輕易許諾錄取的學校,等你過去后,都先要求讀語言。

      誤區五

      服裝設計和動漫,是目前留學挺火的兩個專業?尚袠I的現實,又如何呢?

      “服裝行業不缺人才,無論是男裝、女裝、成衣、禮服、休閑還是戶外!滨U捷直言。這一行,反倒是人才過多,“模特兒也紛紛轉做服裝設計。人才過剩,一兩年內就會反映出來”。

      其實,在服裝設計這一行,能力與社交圈至為關鍵。

      當然,還有人想學服裝設計,但能力不過關。于是,他們就選擇了時尚管理!翱墒悄挠羞@么多時尚品牌讓你管?”鮑捷笑道。不少人學成時尚管理歸來,卻在家開起了服裝店。

      不過,動漫這一行倒是缺人才,缺的是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如導演和團隊組長之類的角色。

      “一定要學喜歡的專業,這是給予你原動力的根本,你愿意為之去花時間!滨U捷說。此外,選擇行業發展前景好的專業。他認為,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領域,前景廣闊。

      比如,數字出版專業,“如何讓平面的動起來,需要動漫、平面設計和音樂專業的人”。還比如,藝術管理專業,“現在既懂中國藝術又懂西方管理的人很少”。

      留學關鍵

      準備一本獨特的作品集

      申請時,語言成績、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自然不可少。但這些,并不是決定因素。作品集的質量,才是國外院校決定是否錄取的重要依據。

      國外院校通過作品集考查學生的獨立創意、對生活與文化的獨特見解和表現手法。 “他們愛錄取有創新意識、創意靈感和藝術天賦的優秀學生!滨U捷解釋。

      那么,作品集該如何準備?又該注意什么?

      鮑捷表示,作品集重在平時積累,體現一個人的觀察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平時應多參加相關專業的藝術展會,現場感受知名藝術作品帶來的藝術張力和感染力,提高自身藝術修養。這會無形中給你的設計帶來靈感,讓你的作品集融入更多的元素。

      申請本科大學的學生,可找畫室培訓,但不能時間過長。時間過長會僵化,不少畫室的畫法并不對。

      申請研究生的學生,必須細看目標院校的作品要求,同時,盡可能地參賽,特別是國際賽事,并在作品集中呈現獲獎作品。

      作品集,重在呈現思考的過程,而不是結構。作品集可用多種素材表現,不一定非得平面,還可以是視頻的。(記者高逸平 洪艷艷)

    (責編:陶芊(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