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哈佛選課寶典浮出水面 選課 =“血拼”【3】--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留學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最權威的留學信息

    神秘哈佛選課寶典浮出水面 選課 =“血拼”【3】

    2013年08月08日14:07    來源:出國資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神秘哈佛選課寶典浮出水面 選課 =“血拼”

    CUE也是教授的紅寶書

    你現在一定正被好奇心所煎熬吧?——得到差評一片的課程和教授會有什么下場?我承認《CUE指南》遭受了“分數通脹”④之苦,里面很少有課程得分在3或以下;但這畢竟是哈佛,對教師和課程內容有一定的標準。此刻,我不能說僅因CUE評分,一門課就被刷了下來,但我的確認為可以通過改進課程內容來回應學生評價。我不認為僅因一次CUE失敗,就要導致授課教師“下課”,而應讓調整和反饋一起構成一個自然循環。


    哈佛學生進行芽孢桿菌實驗
     

    一位心理學教授告訴我們,他竟然真的讀了每一條對自己課程的評價,因為搞清楚學生反饋對他而言非常重要。我也確鑿地知道,有些某年被貼上“簡單”標簽的課程,下一年確實有了加大難度的打算,因為教師們也在看《CUE指南》,他們當然不想自己的課被認為是可以蒙混過關的“gut”。但我卻從沒聽說過之前被評價為“難”的課程,之后會因此而降低難度系數。呃,世道常情便是如此吧?傮w結論就是,盡管《CUE指南》上的評價并不會讓職業前途煙消云散,它們卻切實向教員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學生反饋。

    到最后,我,以及大部分同學,都發現《CUE指南》其實是一件進行學術選擇時有用的“補品”。說是“補品”而非諸如“仙丹”之類的靈藥,是因為跟任何試圖從大眾意見中提取出精華的東西一樣,《CUE指南》不能被視為什么神奇寶貝,可以代替你為你做出決定。學生們都明白,這本指南不能簡單地望文生義,而是必須根據我們自身的需求與期待來考慮。

    哈佛應該繼續推出《CUE指南》嗎?絕對應該!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雖然如今它改名換姓,被稱作《Q指南》了(其中不僅包括本科課程評價,還收錄了研究生課程評價,因而也就不再由本科教育委員會,即CUE一家獨辦);雖然現在它不再被印刷出來,已完全變成了通過網絡隨處可以查看的電子版?梢哉f,哈佛堅持教員和課程對學生的可問責性、鼓勵學生反思所學課程價值的實踐,都是對大學健康發展的必須手段。重要的是,學校獲取正式反饋的過程令學生感到自己是具有主動性、是與本校息息相關的利益相關者,而非被動的旁觀者。在這種情況下,過程便與結果同等重要了。(作者:王可)注 ③ 敬請關注《麥可思研究》月刊 2013年第8期,“選課寶書是怎么煉成的”。

    ④ 指因評分整體偏高,導致分數貶值。

     

    來源:麥可思

    (責編:李楠(實習生)、林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