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鴨為什么這么火?和炒作無關和童年有關--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黃鴨為什么這么火?和炒作無關和童年有關

    2013年08月05日10:49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大黃鴨為什么這么火?和炒作無關和童年有關

      一只從荷蘭出發、去過11個國家15個城市“游歷”的橡皮鴨突然風靡全球,它有個并不出眾的名字——大黃鴨。而這股“全城追鴨”的風潮更是從中國香港刮到內地,繼而成為今年9月開幕的“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一大“金色”招牌。

      不過,大黃鴨在北京的“家”還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為了贏得“鴨爸”霍夫曼的“芳心”,“備選者”什剎海甚至使出“奇招”,用“坐船贈毛絨鴨”的方式來制造輿論,希望搶占先機。

      大黃鴨怎么會這么火?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少專家紛紛表示,大黃鴨的風靡,和炒作無關,和童年有關。

      的確,大黃鴨無疑會勾起人們美好的童年回憶。和小鴨一起洗澡的瞬間,和家相關,如親情般溫暖,輕松愉悅。即便平日看慣維港的環繞高樓、奪目廣告,那份繁華背后的生存壓力也能瞬間被這只圓頭圓腦、翹起小嘴的鴨子萌得無影無蹤。

      大黃鴨與《致青春》可以說是同期走紅,看似巧合,卻都客觀驗證了創意本身最樸素的真諦,即創意是“人性的藝術”。

      另一方面,大黃鴨也充分證明了“好設計就是好生意”。

      大黃鴨到訪香港期間,不僅給游客帶來簡單質樸的快樂,還帶旺周邊的餐飲、旅游等行業。海港城里經營小鴨咖喱飯的餐廳、本地旅行社的“賞鴨團”,甚至是街邊專職給游客照相的業余攝影師,無不賺得盆滿缽溢,成為大黃鴨風靡的間接受益者。

      可惜,看到“商機”的還有不少以“掙快錢”為目的的投機者。大黃鴨還未離港,各種山寨版大黃鴨就開始在內地多個城市同時“漂流”,它們大小不一、造型多變,卻無一擁有純正“血統”。

      模仿、跟風、抄襲、“拿來主義”盛行,這恰恰反映出我們的文化產業里極其薄弱的創新能力。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本該以尊重版權為基礎。缺乏版權保護,創意只能如遠方的蝸牛,永遠爬不到身邊。

      對于這樣的說法,不少人會不服氣,我們真的缺少創意嗎?北京烤鴨、廣州脆皮燒鴨,還有武漢鴨脖,中華大地上,光是鴨的美食已有千百種,誰敢說這不是創意?

      但是,我們何時才能扭轉這種懶惰的“復制”模式呢?只有當思想觀念徹底扭轉之時,大概就會距離“大黃鴨”們的出生之日不遠了。

      ■最新進展

      “大黃鴨”北京版 高度將超香港版

      備受矚目的“大黃鴨”將于9月16日至10月17日在北京展出一個月,而原定的“城市中心區”的展出地點,也因為出于安全考慮和場地面積原因而擴大至三環外。原定地址中最被看好的“什剎!睂㈤_展大黃鴨的其他衍生活動,這也意味著什剎海將不會成為“大黃鴨”的落腳點。因為展出環境的改變,主辦方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和設計師霍夫曼也在溝通后決定,將原定“10米”左右的大黃鴨高度增高,據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曾輝透露,“北京的大黃鴨將會高于在香港展出時的16.5米!(記者 張碩)

    (來源:北京晨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