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孩夜會網友遭6名男子性侵 下體流血爬回家【5】--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15歲女孩夜會網友遭6名男子性侵 下體流血爬回家【5】

    2013年08月01日09:10    來源:燕趙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15歲女孩夜會網友遭6名男子性侵 下體流血爬回家(圖)

      4

      涉案男子 6名嫌犯均為“90后”少年

      據記者調查了解,6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大的為1993年出生,最小的1997年出生,均為“90后”。6人都是同一村的村民,家中父母忙時務農,閑時外出打工。其中苗某嶺和苗某曉小學畢業后輟學在家,在苗某強以“苗小帥”的網友身份相識受害人小敏后,6名犯罪嫌疑人結伴作案。

      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享受到了信息網絡時代的便捷,然而網絡的虛擬性在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農村女孩子因為辨別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易輕信網友,見面后安全防范意識差,因而遭受性侵害案件屢屢發生。

      如今,農村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家中子女,網絡對于農村的孩子而言存在著一個潛在隱患。如何構筑好“防火墻”應引起社會的共同反思!

        (記者 陳正 實習記者 趙晨光 文/圖)

       相關鏈接

      關注農村青少年性犯罪

      《淺析農村青少年犯罪心態及其預防措施》一書分析,從1998年到2003年,青少年作案平均年齡下降兩歲,由17.6周歲降為15.7周歲。14-16歲青少年犯罪狀況日益突出,14歲以下的犯罪案例也明顯增多。從犯罪主體來看,這些犯罪的農村青少年大多是失學、輟學、留守在家或者進城務工失業者,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由于沒有上學,或者沒有正當職業,文化水平很低,成天游手好閑,由于交友不慎,或受不法分子教唆影響。

      在一些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貧乏,精神食糧大多是電視和少量的書籍等,淫穢書畫和錄音磁帶、不健康的電影、電視情節,誘惑腐蝕了部分青少年的思想,使他們對戀愛、婚姻、兩性關系作出了錯誤的低級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網絡的作用在農村已經開始集中體現!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了農村青少年對性的畸形心態。其次由于一些社會因素,不少到了結婚年齡的農村青年長期找不到對象,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年與配偶長期兩地分居,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長期處于性饑渴狀態,這在客觀上也加大了農村青少年的性犯罪的可能。我國對青少年犯罪實行綜合治理,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的對策。

    (責編:林露、熊旭)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