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想”遭遇“可能”--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

    當“夢想”遭遇“可能”

    2013年06月26日14:52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臨近畢業,室友把一架相機架在我面前,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未來有哪些可能?”一向把“夢想”、“追求”這些詞語掛在嘴邊的我,此時竟有些不知所措。是啊,以前對未來有太多的幻想,到了真正接觸現實的關口,卻碎得七零八落。

    當“夢想”遭遇“可能”,就不得不與現實短兵相接!皦粝搿甭䶮o邊際,“可能”則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大學里不乏追求有夢想的人,然而經歷了畢業考研、找工作、出國等等一系列的選擇之后,最初的想法卻被埋在了心底,暫時擱淺。一位室友找工作的過程很能代表大學生面臨選擇時的心情。這位“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曾面試通過多家公司,但都在實習了一段時間之后主動辭掉了,理由是“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如此反復,這位室友最終選擇的是最后的工作,而不是最想要的工作。曾經的追求不再堅定,“夢想”退化為“可能”。

    “夢想”源自內心,“可能”則常常屈從現實。當我們在現實的壓力之下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時,最初的追求已經隱沒不見。最近上映的《致青春》引發“80”后對青春逝去的感懷,懷舊情緒的背后是對現實的失落感。他們發現自己已走出很遠,卻忘了當初為何出發。

    最近在拍畢業照時偶然抓到一張照片,幾個穿著學士服的同學并排走向校門,其中一位突然回頭張望,似乎在尋找大學中曾經懷有的夢想與堅持。人們常常說青春有無限可能,但如果少了最初的那份堅持,就少了將可能變成現實的動力,可能也將永遠是可能。(馬世鵬)

    (責編:實習生李衛、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