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70年代考生臨考試前揣個雞蛋;80、90年代,既沒有補習班也沒有營養餐,上考場如同進課堂;00年代,補習課逐漸興起,爸媽親自送到考場;到了高考新世紀,補習班、營養餐風靡,考前住酒店,爸媽私家車送考場,考后第二天報旅游團……
今年是恢復高考36周年。但其實中國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經走過61個年頭,期間有過反復和中斷。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1萬高校畢業生,到今天的699萬,從100個考生只錄取四五個人,到今天10名考生中能有6個考上大學,60余年足以改變幾代人的容顏,千百萬經歷過高考的人心中都刻下了它的深深烙印。
高考備考成本:30年漲超8萬倍
“70年代一本練習題,一碗綠豆湯,高考花費5毛錢;80年代考前買套好文具,花費10元錢;90年代買復習資料,喝媽媽熬的雞湯,花費350元;00年代請家教、租賓館,高考花費5000元;10年代請一對一補課、訂營養餐,租學區房花費4萬元……”近來,網上流傳的“高考成本變化示意圖”,勾起了幾代人對于高考的回憶。
隨著高考成本的逐年遞增,學生、家長的精神壓力也在逐年增加!斑^去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雖說這橋已經寬多了,但是一旦沒過去那就是沒出路,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更別提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币晃患议L如是說。
對獨生子女過高的期望、對孩子未來的擔憂、競爭不斷加劇的就業環境,刺激著家長對高考的無底線投入,高考最終成了一場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家長仿佛只有不斷掏錢才能安心。在未來的日子里,高考成本還有多少上漲空間,誰也說不好。
高校錄取率:由4.8%激增至75%
據統計,1977年,高考錄取27萬人,考生570萬,錄取比例4.8%;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而到了2012年,錄取685萬人,考生915萬,錄取比例達75%。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考大學已不是當年的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有學者認為,把當前大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風浮躁、教學質量下降、就業難等等,不分青紅皂白通通歸咎于擴招,也是不公平的。
數字反映出的巨大變化,不僅僅是高考制度的變遷,更是社會心態的變化。這些內容,都會成為每一代人的特有記憶。加之高考前后的喜怒哀樂,共同構成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考試心態:知識改變命運VS新讀書無用論
特殊年代給了70年代的大學生歷史性的磨難與后來者再難享受的厚遇,他們中的許多人從田間地頭走來,走到今天的成功位置上。文學、新聞兩個專業更是那個時代的熱門,“文學專業都是作家、詩人,新聞專業每個人都像世界各大通訊社的大記者!
而如今,在高考填報志愿的現場,更是出現了學生欲報考新聞學遭記者勸阻的有趣一幕。在人頭攢動的人才集市上,更多的畢業生們正在為2000元的底薪激烈競爭。面對699萬的畢業生,今年更是迎來了“最難就業季”,本科畢業生簽約率僅為35%。
新“讀書無用論”也在部分農村重新抬頭。大學生就業難,使原本以擁有大學生為榮的農民家庭遭遇尷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額債務更為沉重。一位大學生說:“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如今的榜樣是我那個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的弟弟!
![]() |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1北大賣豬肉校友談高考:我那時裸考 現在拼爹 2江蘇高考作文作者不確定看到的是蝴蝶(圖) 32013年高考江蘇作文題 42013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安徽卷)清晰版 52013年高考安徽作文題 62013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點評 72013年高考湖北作文題 82013年高考數學試題及參考答案(山東理科… 92013年高考浙江作文題 10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題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