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首秀”遇冷 實際報名人數只有預計一成--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異地高考“首秀”遇冷 實際報名人數只有預計一成

    2013年06月08日02:34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2013年高考在萬眾矚目中開始了。在今年912萬高考大軍中,首次有數千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非戶籍地參加高考,這要得益于今年首次推出的異地高考政策。

      然而,記者在河南、廣東、湖北、遼寧等省了解到,原本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異地高考,實際報名人數卻遠少于預期。

      實際報名人數為預計的十分之一

      2012年8月,國務院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原則上2012年年底前出臺異地高考實施方案。截至2012年最后一天,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在內的十多個省份相繼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雖然要求放開異地高考的呼聲很高,但是一旦付諸實施,并未出現人們預想的異地考生報名爆棚的火熱景象。

      遼寧省招考辦普招處處長鄧玉波介紹,2012年調研了解到,全省有5000多名外省生源符合遼寧設定的異地高考報名條件,但是實際報名人數只有預計數的十分之一。與之相似,湖北省只有219名考生報名異地高考,不到摸底預判數量的一成。

      報名門檻高擋住部分學生

      異地高考為何遇冷呢?各省招辦及部分中學校長們分析了個中原因:一是各地異地高考政策出臺較晚,不少學生為規避風險不敢報名。

      二是由于各省高考錄取率不平衡,部分外省考生即使符合異地高考條件,也未必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如河南、湖北等省高考競爭激烈,錄取分數高,錄取率低,多數非戶籍地考生寧可回原籍高考。

      三是報名“門檻”不低,如多數省份要求報名異地高考的考生及家長提供連續3年學籍、房產證或租賃合同、連續3年社保等一系列資料,條件缺一不可,把一些考生擋回了原籍。

      按照廣東異地高考“三步走”的方案,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連續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具有廣東省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自2016年起才可以在廣東報名高考。

      專家稱:異地高考是個社會問題

      針對異地高考遇冷及各地措施差距較大等問題,一直關注研究異地高考政策的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北上廣等地方政府擔心異地高考引發“高考移民”有一定道理。

      異地高考不是個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資源配置、人口政策、戶籍管理、社會管理、財政體制和教育體制等諸多因素,國家層面應統攬并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調研和可行性論證,通盤考慮,制定相關舉措。推進異地高考單項改革,難以取得大的成效。

      “盡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比A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葛新斌建議,應健全中央、省級、流入地與流出地政府之間公平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以減輕流入地政府過重的財政負擔,把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而這項工作是必須由中央政府才能完成。

      專家還建議,要抓住解決異地高考的機遇,推進高考改革。

    (來源:北京晨報)

    (責編: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