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高考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昨日,南海中學的考生到廣雅中學來看考場,自信滿滿。記者顧展旭 攝
高考今日開考 “家長軍團”整裝上陣全力陪考 專家傳授陪考秘笈
今日,高考正式開考。在考生們鏖戰高考的同時,“家長軍團”也整裝上陣,全力陪考。家長要如何適度、恰當陪考,給家里孩子增加正能量呢?記者采訪了老師與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為家長們支招。
考前
征詢孩子意見 陪孩子散散步
首先,家長要不要到考場現場陪考最好征求下孩子的意見。家長可以做考生喜歡吃的飯菜,同時提醒孩子注意休息、注意冷暖。家長還可以陪孩子散步,讓孩子放松心情。如果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要注意傾聽,孩子說的正面、積極的話語,家長可以記下來,再對孩子重復講多次,讓孩子增強自信心。
有的孩子臨考會緊張,并影響睡眠。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一兩個晚上睡得不好不會影響身體,不用怕。
出門考試前,家長可以提醒并幫考生檢查是否帶齊相關證件。同時,提醒考生帶多衣物,以應對可能的雨天。由于考生存在遺失證件、忘帶證件的風險,家長可事先了解下區招生辦的辦公地址,這是補辦準考證的渠道。
路上
聊些輕松話題 不要反復詢問
如果陪著孩子赴考,要注意交通安全,提前預留足夠時間。特別是在一些不熟悉、車輛行人多的考點,要更加注意安全。如果遇到塞車堵在路上,可以協助考生出示準考證,向附近交警求助。
同行時,可以和孩子聊些輕松的話題,不要反復地詢問“緊張嗎?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知識點記住了嗎?”等問題。
快到考場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媒體聚集、警察封路,還會看到大量的家長,緊張氣氛可能突然而來,這時候要幫助孩子輕松面對。
考場
不用過激地鼓勵 提醒檢查物品
進入考場前,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切勿帶手機等物品入場,還可以輕輕擁抱孩子,說些鼓勵的話,但不要說得太過激。比如“過什么樣的人生,就在這一次拼搏了!”之類的話,這些話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特別是第一科考得不好的孩子,會進一步影響其狀態。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孩子充分休息的環境,如訂鐘點房,帶點熱茶水。有的學生第一場考試就很謹慎,出門前多次檢查,但第二科會因放松或緊張而忘帶齊需要的證件和文具。家長可以提醒孩子注意每場考試前、考試后都要仔細檢查隨身物品和證件。
在候考期間,家長們應該找一些陰涼的地方休息,預防中暑。
昨日,廣州各考點迎來“踩點”的學生、家長們,由于考生不能進入試室,他們多在考場外圍快速“掃場”后離開。對于即將開始的高考,考生們心態普遍顯得輕松。
踩點:有“大頭蝦”沒帶兩證不能進 考生表現輕松
昨天15時~16時,廣州各考點迎來“踩點”的學生、家長們。昨日下午2時開始,不少考點就聚集了大量的家長、學生。
昨天記者在廣鐵一中看到,考點已經對考場實施封閉管理,來看考場的學生只能在考場外的一張試室分布圖上了解考場內的試室安排情況。由于不能進入試室,考生們在了解及記錄下自己的試室位置后便迅速離開。
在部分考點,有些沒帶準考證的學生不僅不能越過警戒線,走上教學樓,甚至連學校大門都不能進入。
記者留意到,學校門前很少有開車來接送學生的家長,學生們基本都是步行離開。大家心態普遍顯得比較輕松。
考生小李說:“考個試而已,本來就沒必要過于緊張,只是社會環境所制造的緊張感讓大家感覺緊張!毙±钫f,同學的家長對于孩子高考的態度都比較民主,“基本不會施加壓力啦,就是強調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笨忌⑸f,越到備考后期,家長的態度會越來越“溫和”,“基本沒有監督我們啦,就是說些安慰和鼓勵的話!
。ㄓ浾哧愊、黃茜 實習生李穎茵)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