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16次高考?媒體:參加高考要有理性的態度--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46歲16次高考?媒體:參加高考要有理性的態度

    2013年06月04日11:20    來源:重慶日報    手機看新聞

      據《羊城晚報》報道,46歲的“最牛高考釘子戶”梁實,去年第16次參加高考,總得分330分,和他夢想中的川大數學系再次失之交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考試出現了令梁實完全陌生的內容!拔乙舱讵q豫,考還是不考?”如果今年再參加高考,就是第17次。

      這正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46歲,16次參加高考,精神可嘉。但是,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值得稱道,真讓人不好說。

      在筆者看來,上大學,是提升個人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知道,古今中外,許多大藝術家、科學家、商界巨子好多并沒有上過大學,而是在人生的歷練中,邊工作、邊學習、邊提高。像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把自己當學徒、當水手、當纖夫的經歷,當成了大學的課堂,寫下了著名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大學》等三部曲,成為一代文豪。由此可見,大學,既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也在迎風激浪的廣闊社會。

      16年,梁實年年迎戰高考。去問問參加過高考的莘莘學子,參加一次高考,就像經歷過一次涅槃,而梁實經歷過16次,就是16次火中出浴,經歷心靈的和身體的雙重考驗,平常人難以想象。在筆者看來,如果梁實癡迷數學,完全可以通過自學,邊工作邊學習,一樣可以完成學業,沒有必要16年連續高考,而去受這個“罪”。而這16年,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間段,花這么多精力參加高考,貌似堅韌不拔,其實是對人生的極大浪費。

      在筆者看來,梁實患有“大學崇拜癥”,迷信學習必須經過大學教育。事實上,大學經過幾次擴招,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為大眾化教育,大學不再是象牙塔。因此,大可不必再去擠高考的“獨木橋”了,立足現實,自學成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袁勃、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