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萬象:中國古代千姿百態的兒歌【3】--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歷史萬象:中國古代千姿百態的兒歌【3】

    2013年06月03日06:59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警示社會——

      出處:《晉書》

      《升平不滿十》

      升平不滿十,

      隆和哪得久?

      桓公入石頭,

      陛下徒跌走。

      點評:東晉皇帝盡管把年號改為“升平”,但僅僅五年他就“駕崩”了。繼位的皇帝把年號改為“隆和”,也是想用年號來祈盼興盛太平,然而當時桓溫掌握兵權,蠶食百姓,即使把年號改得再美好也難以長久。兒歌生動地唱出了如果桓溫率軍進入京城,皇帝連鞋都來不及穿就要慌忙去逃命的狼狽窘態,可謂入木三分。

      出處:南朝時期編撰的《述異記》

      《亡始皇》

      阿房,

      阿房,

      亡始皇。

      點評:這首兒歌頗為簡潔,卻深刻地揭示了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阿房宮,是導致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出處:清代《明季北略》

      《崇皇帝》

      崇皇帝,

      溫閣老,

      崇禎皇帝遭瘟了。

      點評:這首兒歌由清朝初期的計六奇收錄于其描述明朝史實的《明季北略》中,淺顯的兒歌歌詞,卻形象地道出了“崇禎皇帝重用奸臣溫閣老,就如同患上了瘟疫一樣”的深刻內涵。

    (來源:北京晚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