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完,那些當上狀元的考生,常常會被眾多父母念叨:這些孩子怎么這么厲害?怎么會發揮得這么出色?……
追了近10年的高考狀元,記者發現,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是學校最拔尖的那一位。
那他們怎么就“考”成了狀元呢?細細歸納一下就不難明白,這些孩子在考場上能出色發揮,都得益于同一點:始終保持良好心態。
本周,我們聯系上了兩位浙江省高考狀元,請他們談談自己高考時的減壓法。
李樂(2010年浙江省理科狀元)
遠離“碎碎念”的同學
對于當年高考,李樂的印象已經有點模糊了!耙驗楫敃r感覺和平?荚嚥畈欢,沒啥特別的。爸媽也沒怎么幫我減壓,他們比我緊張,反而是我給他們減壓!彼忉屨f。
李樂在鎮海中學就讀時是住校的,一到兩個月才回一次家。加上李樂沒手機,平時功課忙,爸媽只能被動接聽電話,他一般一到兩周才打一個電話回家。
少說少擔心。高考前夕,李樂耳根清靜,有空就踢踢球,分外輕松。
他告訴記者:“我在學校不是最拔尖的,沒人讓我去沖狀元,爸媽也從來沒要求我考清華北大。而且之前參加學科競賽得了獎,我拿到了20分加分,哪怕沒發揮好,重點大學也肯定有得讀。高考對于我來說,就是自己的事情。想明白了這點,我一點也不緊張!
李樂始終認為,自己能拿狀元要歸功于“不緊張”!皩芏嗳藖碚f,高考壓力下難免會緊張,而緊張,自然會影響正常發揮;而我不緊張,正常發揮,所以拿了第一!崩顦氛f,“我之前有過經驗教訓,參加物理競賽時,我一門心思要拿一等獎,得到保送資格,認為這對我很重要。我后來才知道,當你越重視一個東西時,你會越緊張。正是因為緊張,那次比賽我沒發揮好,失去了保送資格,只能參加高考!
所以李樂的經驗是,認識高考的規律——多數人會因為緊張,發揮欠佳,不如降低自己的預期,減少心理負擔。同時,還要養成一個考試習慣,考前上好廁所,只帶書寫工具,考完一門就遠離那些碎碎念的同學,管自己吃飯睡覺,因為越和同學討論,你會越緊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