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高考志愿填報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壓線,也稱之為踩線。廣義的壓線指考生分數超過相應批次提檔線一定分數;而狹義的壓線,理應是指考生在分數剛剛超過或緊貼自己所報考院校、專業錄取線。
從實際看,壓線生的分數大都是在各批次分數線100%—120%之間。目前,各省(市、自治區)在各批次分數線的時候也是根據各批次招生計劃的100%—120%劃定。因此,如果各批次院校錄取人數沒有改變,勢必造成相當一部分壓線生在該批次落榜,屆時,這些落榜考生只能降批次填報。
那么,對于壓線生來說,若想自己分數能在本批次被錄取,應該認真地去研究高考志愿的填報,尤其是如何疏導平衡自己的心理,掌握填報中的技巧。簡單地說,考生填報志愿時應知己知彼,揚長避短。
揚長避短,就是要求考生、家長在志愿填報是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興趣、家庭經濟狀況,考慮自己的身體和社會需求。只有這樣,你才能準確設計出志愿填報的最佳方案,從而實現進入理想院校、理想專業之目的,實現考生分數的最大價值。
筆者每年指導的考生志愿填報實例中,有80%以上都是壓線生,他們糾結、迷茫,甚至徹夜難眠。唯恐志愿填報失敗難圓夢!本文將以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幾名壓線生的真實案例,幫助更多考生梳理填報心理,設計志愿方案。
一本批次壓線生
心態快照:作為一本批次壓線生,他們的心理是比較復雜的,首先是怕從一本批次落榜,降檔到二本批次,“上”與“下”的矛盾和不平衡、不甘愿降檔的心理始終橫跨在自己眼前。其次是擔心在一本批次中選不到好院校,讀不到稱心如意的專業,F在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都采用以平行志愿。這種錄取模式對于高分考生極其有利,反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壓線生甚至低分考生的填報風險。是否與高分考生“撞車”,是否合理地避開熱門專業或繞開人們追捧的院校,等等,這是壓線生志愿填報時最常問的介個問題。第三是帶有點賭博意味的“退而求其次”的想法。能沖被一本院校錄取那是運氣,若不能如意,反正還有二本院校。因為一本壓線生的分數在二本批次還是有較大優勢和競爭力的。
案例一 踩線巧填進名校
洪同學,女生,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文科考生,高考成績571分,超出一本線14分。該考生有個要求,不愿填報省外院校,也不愿意讀外語或小語種類專業,尤其排斥師范類和旅游管理專業。這是一名“90后”考生的典型代表,這種年齡段的城鎮考生大都生活在“421”家庭中,各種依賴尤為突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讀書不愿離家太遠,有的干脆選擇就近上大學,且對專業過于挑剔,他們都不顧及自己的分數如何,唯向往有好學校和好專業去填報。其實,現實對于這種壓線生,選擇志愿填報實在是有點難上加難了。
根據考生和家長的意圖,我建議院校選擇不要局限在福州市區,建議考慮廈門市的集美大學和泉州市的華僑大學,其次再考慮福州市的福建師范大學和福建農林大學。這個思路很快得到考生和家長的認同。本來,對于洪同學這種壓線分數,我曾建議她在提前批次去沖一下省外較為著名的師范類學校,可洪同學對師范專業不感興趣,因此,提前批沒有填報。
一本批次填報如下:A志愿華僑大學,B志愿集美大學,C志愿福建師范大學,D志愿福建農林大學。最終,洪同學高出1分被集美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
專家點評:洪同學的志愿從總體上是比較平穩的。雖沒有大起大落,但也有沖一沖和保一保的策略。A志愿華僑大學提檔線573分,B志愿集美大學提檔線570分,C志愿福建師范大學提檔線569分,D志愿福建農林大學提檔線562分!皼_一沖”的華僑大學尚差2分,“穩一穩”的集美大學超過1分被錄取,而墊底的福建農林大學還有9分之差?梢,這個志愿填報定位準確,梯度完全合理,這種志愿值得借鑒。
![]() |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愿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愿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于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證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