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后 到電視臺“打雜”
工傷后,他去江蘇電視臺干起了臨時工,比如接電話,給攝像機電池充電,扛背包機、三腳架之類的雜活兒。此后他慢慢學會獨立做片子,拍一些小專題和新聞,并得過省級好新聞獎,“當時看來是巨大的榮譽”。再后來,有紀錄片攝制組到臺里找攝像。老攝像們有的因為臺里有欄目走不開,有的嫌時間太長,又在新疆拍攝,嫌苦不愿意,孟非去了。一次,國家體育總局投拍一部中國奧運軍團備戰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大型紀錄片,一直在臺里體育組干臨時工的孟非也去了。
第三次轉折:從“臨時工”到記者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紅軍曾與孟非共事。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年的紀錄片主要以解說詞串聯,孟非撰寫的解說詞配上音樂,效果極為震撼。用孟非的話來說,那部《奔向亞特蘭大》“我和我的同事,包括絕大多數時候都麻木不仁的審片領導都看得相當激動。事實上,那段片子無論什么時候看,我都會激動得起一身雞皮疙瘩!
孟非的業務能力得到認可,從臨時工轉正成為記者,成績斐然。另一方面,他的魅力也被身邊人感知!叭绻┰降疆敃r的江蘇臺,推開一個辦公室的門,看一小堆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哈喇子直流地聽著一個人白話,那個人一定是孟非!睆埣t軍說。
在鎂光燈下,成功和順遂總是看得見的。孟非先后成為最受歡迎的新聞主播,直播一檔60分鐘的新聞欄目,后來又去選秀類、娛樂類,直到現在紅遍全國的為青年男女相親的生活服務類欄目,他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屏幕上。去年他主持的節目“非誠勿擾”在全國同時段收視率居首,與他本不相識的媒體人胡紫薇撰文稱,她熟識的一個全國發行的財經周報總編輯,從未在非財經證券領域展現過一點點興趣的人,看這個節目直至“廢寢忘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