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校園槍擊案 追憶那些逝去的天使(組圖)【6】--教育--人民網
  •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美國小學校園槍擊案 追憶那些逝去的天使(組圖)【6】

    2012年12月17日08:41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專家建議保護孩子心理健康

      別讓孩子看案情報道 最好給孩子一個擁抱

      據新華社電 康涅狄格州紐敦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震驚美國。心理專家說,這類慘案可能嚴重損害兒童心理健康,父母必須采取正確措施,包括盡量不要讓孩子獲知案件新聞報道,以合理方式撫慰孩子的憂慮情緒,不要過度流露內心感情,最好給他們一個擁抱。

      槍手亞當·蘭扎殺害20名年齡6至7歲兒童和6名成年人。不少警察說,這是他們所見最恐怖的犯罪現場之一。心理學家強烈建議父母把孩子與罪案報道“隔離”。

      對于年幼的兒童而言,他們“可能被人們的焦慮、恐懼和壓力所包圍,從而壓垮他們的承受能力”。

      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艾倫·卡茲丹說,2001年“9·11”襲擊后,一些兒童雖然沒有親歷襲擊,卻收看過多新聞報道,從而心理嚴重受創!熬瓦@類孩子的情況,出現一個新創造的術語:二次恐怖主義,即一些兒童因受大量報道影響,患創傷后應激障礙!

      心理學家理查德·貝塞爾建議父母,對于7歲至12歲的孩子而言,與他們交流時,可以詢問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回答很害怕,“最糟糕的就是說‘沒什么好怕的’。應該告訴他們,我們會保護你。他們把那些壞蛋都抓住了”。

      言語不一定是安撫孩子的最佳方式

      面對12歲以上的青少年,應積極交流,詢問他們如何看待案件起因和如何預防。

      專家們要求父母,回答孩子問題時,不要過多表露自己對這起案件的感受。如果父母不能控制感情,應該向其他成年人傾訴,同時不能讓孩子聽見他們的對話。

      專家們認為,言語不一定是安撫孩子的最佳方式,可以按照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所言,“把孩子們抱得更緊一些,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

      卡茲丹說,大量動物和人類研究結果顯示,“接觸對生物體各方面有強烈的生物學作用,緩解壓力,安撫情緒。因而,這不僅僅是老套的親情表現,而是長期以來獲得科學支持的明智之舉”!叭绻捳Z不管用,那么你永遠不要低估擁抱的力量! (惠曉霜)

    (責任編輯:袁勃、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