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2014省考申論高分技巧:用數據讓議論文更出彩

    2014年03月25日10:02        手機看新聞

    在日常生活和政府工作中,文章的優與劣跟我們高中時代的評判標準并不相同。高中時代我們贊揚一篇文章,贊揚的多數是它的用詞、美感、意境。在實際工作生活中,一篇文章的“實用性”往往是評判好壞最常見的標準。而在議論文中,“實用性”所指的就是文章的“說服力”。

    議論文的本質其實就是通過大段“論據”的闡述,驗證“論點”的正確性、必要性或可行性。因此,在一篇議論文的論點確定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寫出更具說服力的論據,來說服讀者、說服考官。而通過對各種機關報告、文字資料的整理,我們發現在機關當中最具說服力的三種論據即為“高級理論政策”、“熱點時事”和“數據”。

    那么數據如何用做一篇文章的論據?這一問題我們要從頭說起,先來說一下什么樣的數據適用于我們的申論考試。在現如今的申論寫作中,由于材料和文章主題多數情況下在反應社會發展中的弊端或經濟發展中的成就,我們的文章中,最有可能得到應用的其實就是“社會”、“經濟”這兩方面的數據。

    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最常見的GDP,這其實就是一組十分便于應用到議論文當中的數據,當然,在應用此數據的時候,我們應該提前了解一下它的意義以及近年來中國GDP的相關數據。首先是意義,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縮寫,它衡量的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其次,我們還需要知道近年來中國的相關數據,中國2013年GDP總量為約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7%(依舊屬于高速發展),穩居世界第二,2013年中國人均GDP已上漲為為6750美元。將意義和國內數據了解清楚之后,就可以應用成文了,而且在應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像GDP這類的經濟統計數據應用范圍極廣,可以適用于多數申論考試的作文題目,因為一般的申論作文題目讓我們論述的都是社會民生方面的一些弊端或有待發展之處,而按照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一般在敘述社會發展的弊病之前,總會先提及經濟發展的輝煌成果,以此來說明社會較之于經濟已成為一個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尤其是在一篇文章的開頭,用這種經濟數據來引出話題是再好不過的一種選擇了。具體書寫的順序大致應為:一寫數據名稱,二寫數據意義,三寫國內具體數據,四用連接語引出經濟發展下的社會問題,五再進而引出文章的觀點(論點)。相信這樣的書寫結構一方面能通過數據的應用有效的提高文章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教會寫不出文章的同學如何提筆寫出字來。

    以上的例子主要指的是部分經濟數據的應用,其實除此之外,社會數據方面的應用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恩格爾系數、基尼系數等等。同時,數據的使用也不僅僅只局限于文章的開頭部分,其實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應用數據作為論據的。

    很多時候,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苦思冥想著明天考試的作文該如何起筆時,不妨觀察一下電視里的新聞,也許央視的名嘴們正在用最直觀的數據向我們論證一個又一個中國的發展和變化。而這個時候,聰明的你是不是應該用心記下,說不定這“隨便的一記”就能在考試中真正改變你的一生。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榮志卉(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