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3名科普達人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普及科學知識——

    探索科學傳播新表達(弘揚科學家精神·關注科普月)

    2025年09月24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唐守平在工作室制作教具。
      王棟棟攝

      李寶聚在蔬菜大棚內錄制科普視頻。
      衛鑫辰攝

      張辰亮在拍攝科普視頻。
      受訪者供圖

      自制物理教具,拍攝趣味實驗視頻;講授蔬菜栽培技術,澄清涉農謠言;積極與網友互動,講解生物知識……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普手段越來越豐富,一批科普達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推出受眾喜聞樂見的科普產品,積極參與科普事業。

      日前,本報記者走近3名科普達人,了解他們在科普上的新探索,傾聽他們對科普事業的思考。

      ——編  者  

      

      江蘇省沭陽縣退休物理教師唐守平

      把趣味實驗從線上帶到線下

      尹曉宇  王棟棟

      “這是一個皮帶傳送裝置,如果順時針搖,兩邊的輪子向中間旋轉,如果逆時針搖,兩邊的輪子向外旋轉。這是一根管子,放在裝置上,如果逆時針搖,管子就跑掉了,如果順時針搖,管子會來回移動?!币曨l中,唐守平一邊做實驗,一邊解釋“摩擦力與重心的關系”。

      退休前,唐守平是江蘇省沭陽縣的一名高中物理老師,平時就喜歡把瓶瓶罐罐做成簡易教具,進行演示教學。2019年,他開始在網絡上發布趣味物理視頻;2021年退休后,更是專門租房搭建了攝影棚,自制上百件教具,專門用于拍攝視頻。摩擦起電、大氣壓力、共振……唐守平將一個個物理概念通過實驗變成更加有趣的視頻,發布到自己的賬號“道理學趣味物理實驗”上。

      為了讓實驗變得有趣,唐守平動了不少腦筋。比如在一個叫作“靜電章魚”的實驗中,他把一束塑料絲扎成結,放在桌面上,左手按住塑料絲的一頭,右手拿著紙巾摩擦塑料絲,然后再用紙巾摩擦PVC塑料管,過了一會兒,他把塑料絲拋至PVC塑料管的上方,塑料絲瞬間分散開,宛如一條章魚揮動著觸手。

      摩擦起電的原理并不復雜,但要實現出色的演示效果并不容易,唐守平花了小半年的時間準備。他買了數十種不同顏色、材質的塑料絲,對比了紙巾、羊毛、棉布等多種摩擦材料的起電差異,經過反復測試,才最終確定了演示材料。

      有時候,唐守平還要自己設計和制作一些教具?!跋耥f氏感應起電機、提琴形克拉尼圖形、手搖發電機等,都是我借助激光切割機制作的?!碧剖仄阶院赖卣f。

      隨著觀看視頻的人越來越多,唐守平不僅活躍于線上,還將他的趣味實驗帶到了線下的“公益課堂”,走進學校、社區和科技館。每一次出發,他帶的實驗教具幾乎能將整輛七座車裝滿。

      比起干巴巴地講原理,唐守平更喜歡說,“來,我們動手試一試!”在他的“公益課堂”上,科學是可觸摸、可感知的奇妙世界,課堂上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和驚嘆聲。

      唐守平說,有不少好奇的小朋友通過社交平臺聯系他,來到攝影棚,親自動手操作儀器,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翱茖W的種子只要播種下去,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碧剖仄秸f,“我愿意繼續把科普實驗做下去,讓孩子們‘看見’更多‘看不見’的物理知識?!?/p>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李寶聚

      做短視頻里的“蔬菜衛士”

      本報記者  喻思南

      對李寶聚來說,發布科普視頻,已經成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李寶聚是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從30多年前開始,他就通過給農民講課、在雜志上寫文章等方式,科普如何給蔬菜“治病”。后來,他開通了微信公眾號,講授蔬菜病害防治、栽培技術知識,被一些菜農親切地稱為“蔬菜衛士”。

      2023年5月,李寶聚開通了短視頻平臺賬號“蔬菜衛士李寶聚”,沒想到很快受到許多人的關注?!拔曳N的番茄總得灰霉病,也治不好,有什么好法子?”有一次,看到網友留言后,李寶聚制作視頻,詳細講解灰霉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參照李寶聚分享的“防治小妙招”,這名網友治好了番茄的灰霉病,還給李寶聚發來豐收的照片表示感謝?!澳且豢?,我特別有成就感,也感受到了短視頻科普的能量?!崩顚毦壅f。

      做短視頻后,李寶聚發現,網上的內容良莠不齊,一些流言不僅誤導公眾,甚至可能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作為科研人員,既要傳播經得住檢驗的知識,也要及時澄清流言?!崩顚毦壅f。2024年,“用紫外線燈照射蔬菜可以檢測農藥殘留”的視頻在網上傳播。李寶聚團隊及時發布辟謠視頻,向網友解釋,熒光現象只是蔬菜自身的抗氧化物質發出來的,和農藥無關,這些物質對人體也是安全的。

      “草莓農殘超標”“韭菜用農藥劑量奇大”“洗凈的胡蘿卜是用藥水泡的”……看到流言,李寶聚總是通過各種方式回應。經常有網友在李寶聚賬號下留言,他會選擇一些共通話題與網友互動。

      做短視頻,李寶聚起初不熟練。想選題、寫腳本、拍場景……學起來很慢,做起來也很慢。經過兩年多摸索后,他不用提前準備稿子,走進田間,拿起手機就能拍?!霸S多視頻都是團隊在科研實驗和調研間隙順手拍完的?!崩顚毦壅f。

      當錄起視頻,平??雌饋戆舶察o靜的李寶聚常常揮舞著雙手,表情特別豐富,像個地道的莊稼人。有時他講蔬菜知識,有人跟帖,“看一遍似乎就學會了”;有時他給大家分享蔬菜收獲的喜悅,被網友點贊,“跟著李老師踩了兩腳泥,很治愈!”和做科研一樣,做科普,他始終樂在其中。

      李寶聚做短視頻,還有更多的考慮:吸引更多年輕人去關注農業、從事農業,“希望給大家傳遞正能量,激發他們投身農業的熱情?!?/p>

      

      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

      要懂得跟大家“玩”在一起

      本報記者  谷業凱

      在互聯網上,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無窮小亮”。張辰亮自幼喜愛觀察昆蟲,大學時讀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階段學習昆蟲分類學。10多年前,他來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青春版《博物》工作,憑借一系列網絡科普視頻,贏得了許多網友的喜愛。

      2021年起,張辰亮開始運營個人科普賬號“無窮小亮的科普日?!?,推出“網絡熱門生物鑒定”等系列視頻,他的作品語言幽默,節奏快,賬號粉絲量超5000萬。

      近幾年,張辰亮對做科普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拔蚁M粌H能在快節奏的傳播環境里做科普,也能有一些堅實的、能‘留得下來’的東西?!睆埑搅琳f,“有人覺得視頻好,書有點太‘正經’;有人覺得書更適合啟發思考。其實兩者各有優缺點,關鍵是如何放大優點,把科學知識包裝成好內容?!?/p>

      什么是好內容?張辰亮舉例,首先要有好的選題視角。他讀中學時,有一次去故宮參觀,被書畫展區的一排動物畫譜吸引。這本畫譜就是清代聶璜創作的《海錯圖》?!罢f它是工筆畫吧,動物的神態又十分卡通;說它是漫畫吧,可這些動物似乎在現實中都有原型?!睆埑搅琳f。

      后來,張辰亮以《海錯圖》為藍本創作了《海錯圖筆記》,通過解讀《海錯圖》科普海洋生物知識?!叭绻抑苯訉懸槐尽Q笊锎蟀倏啤?,可能看的人就沒那么多了?!睆埑搅琳f,“我們可以通過動物日記的形式給孩子還原一些場景。比如,小長頸鹿在草原上的生活,猛犸象在冰河時代會經歷什么,等等?!?/p>

      在張辰亮看來,“科普達人”要具備兩方面的素質:一是知識來源要“靠譜”,比如現在很多科普創作者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一定要嚴格把關;二是腦子要“活”,要懂得跟大家“玩”在一起。

      在張辰亮賬號的評論區,經常有網友提問,自己拍到了什么動植物,或者家里出現一種什么蟲子?!翱破詹灰欢ǚ且唷呔狻?,生活里的小問題可能反而更受大家的關注?!睆埑搅琳f。

      目前,張辰亮正在參與制作一部自然紀錄片,他不僅擔任外景主持人,還承擔了旁白的工作。近幾年,他參與了一些科普綜藝,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坝辛髁繉破展ぷ髡邅碚f是好事。以前人們做買賣也要找熱鬧的地方,做科普也是這樣?!睆埑搅琳f。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4日 06 版)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