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云南著力破解優質資源短缺等難題,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根基

    云嶺大地上的教改脈動(深聚焦)

    本報記者 李茂穎
    2025年09月23日08: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云南紅河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學習汽車維修知識。
      薛瑩瑩攝(影像中國)

      銀齡教師李志華(右)在輔導學生。
      周興永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云南省教育廳

      云南曲靖市陸良縣大莫古鎮新村街小學,學生在操場上跳繩。
      王 勇攝(影像中國)

      過去,受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的影響,云南教育面臨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生源流失、鄉村教育活力不足的發展難題。如何破題?近年來,云南立足省情、精準施策,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學生創造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環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以來,云南教育改革發展再提速,多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覆蓋范圍持續擴大,職業教育提質增效成果顯著,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進一步夯實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辦好家門口的學校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學錄取通知書越過山川,來到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孩子能在家門口接受好的教育,許多家長十分欣慰。

      就在幾年前,由于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這個邊陲小縣的很多家長更愿意將孩子送到外地去讀“名?!?。

      留在縣里上學,是正確選擇嗎?2022年,剛剛升入鎮康一中時,學生劉飛和家長對未來還有些迷茫。那時,劉飛的成績并不突出。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精心指導學生,鎮康一中的老師們鉚足了勁:學校與國內多所名校建立了資源共享和幫扶機制,為劉飛等同學爭取到了名校老師的線上輔導機會。劉飛的班主任楊建新還為同學們制定了“一人一策”幫扶計劃,辦公桌上有一沓厚厚的“成長檔案”,詳細記錄著個性化輔導方案。一次次悉心指導,讓劉飛的成績穩步提升。

      今年高考,劉飛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靶r候,我一直夢想去北京讀書,現在終于實現了。在縣里,我遇到了許多優秀的老師,為我提供了知識與鼓勵?!眲w說。

      優秀教師和學生的流失,一度是縣域高中教育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近年來,鎮康縣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推進教育改革:通過小學區域化聯動、初中集團化辦學,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培育優質生源;派教師赴名校參加培訓,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流動,讓師資強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學質量大幅提高。

      鎮康縣基礎教育的擴優提質,是云南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的縮影。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構建“縣域示范—鄉鎮輻射”的幫扶格局,由縣城骨干教師結對鄉鎮教師,通過聽課評課、教學研討,精準推廣“有效課堂”模式;昆明市累計組建基礎教育集團89個,提供優質學位50余萬個;曲靖市以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共同體等多種方式,增強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

      近年來,云南省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力持續增強,截至2024年底,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城鄉共同體3種方式覆蓋云南省基礎教育學校1.37萬所、學生572.79萬人,學校、學生覆蓋率分別達54.51%、68.63%。

      吸引更多優秀師資

      “嘣咚、嘣咚……”云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丙鄉邦歪小學的課堂上,學生們正在李志華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蜂桶鼓舞。

      有著40多年教齡的李志華,本已在2022年退休,但得知鄉村學校仍缺師資,便毫不猶豫重返校園,加入銀齡教師隊伍,回到了他最愛的鄉村小學。

      擔任過小學全科教師的李志華,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見證了課堂的變化:“如今,學校開齊開足美術、音樂等課程,老師們通過培訓學到了更先進的教育理念,還用上了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更好地發揮孩子們的特長?!?/p>

      除了給孩子上課,李志華還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年輕教師,幫他們設計更加“接地氣”的教案。年輕教師李山跟著李志華,將課文改編為布朗族山歌,課堂互動性大大提升?!袄钪救A老師總說,咱們的課堂要結合家鄉學生特點,這樣孩子們更愛聽、記得更牢?!崩钌秸f。

      資深教師帶領青年教師,改變著鄉村教育的樣貌。云南通過銀齡教師行動計劃,累計招募各學段優秀銀齡教師3700人,為鄉村教育注入“銀發力量”。

      高校師生也行動起來。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中學的操場上,前來支教的大理大學學生唐曉青正帶著同學們練習花樣跳繩。自云南省實施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以來,大理大學的支教志愿者們為迪慶州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育課程。

      “現在的體育課內容更豐富了,比以前更有意思了!”學生扎西次仁說。大理大學帶隊教師李春林介紹,支教團隊在課程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將民族舞改編為健身操,將打陀螺、射箭等活動引入體育課,很受學生歡迎。

      通過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云南已從全省高校選派6000余名師生,定向幫扶薄弱地區中小學,積極參與受幫扶學校的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讓鄉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體育美育教育,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圍繞社會所需培養人才

      “我們從2020年開始與麒麟職教集團合作育人,學生在實訓基地學習兩年,再到我們公司實習一年,提升就業能力?!痹颇锨甘绪梓肼殬I教育集團美容美發實訓基地里,來自上海雅業美容美發有限公司的授課老師林陽正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訓。

      “企業的師傅們手把手教,我們在實訓基地能夠接觸最新技術。一技之長是我找工作的最大底氣?!睂W生韓晗說。

      前校后廠、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圍繞區域產業需求,麒麟職教集團打造新能源汽車、數控等多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廣泛推行“師帶徒”“雙師制”教學模式,為地方產業發展輸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在云南,校企共辦新型現代學徒制訂單班、面向產業工人的“訂單式”精準培養正廣泛推廣,成效顯現。通過課程共研、師資共派、實踐共訓等途徑,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為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扎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企業需要什么,課堂就教什么;邊疆缺什么,人才就補什么?!本珳蕦訃覒鹇?,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也通過訂單式培養等方式,攜手各行業龍頭企業,構建“政—?!蟆眳f同育人體系。

      肖開凱是昆明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在學?!半p導師制”培養模式下,除了在校內的導師,他還有一名企業工程師導師,指導自己學習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等定制課,“再有半年的理論學習,我就會到‘西電東送’工程現場開展實踐?!?/p>

      昆明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賀建軍介紹,學?!叭龒{班”“紫金班”等專業訂單班的學生,畢業后超八成扎根邊疆地區,許多已成為技術骨干?!叭瞬泡斔汀夹g攻關—反哺教學”的產教融合生態,為邊疆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景照進現實,到銀齡教師、高校力量等多元師資為鄉村教育添活力,再到產教融合精準培養產業發展所需人才,云南以深化改革破解教育難題,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學子。如今,云南教育不僅托舉著孩子們的成才夢想,更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力量,未來將持續釋放更加強勁的育人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3日 13 版)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