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用音樂繪出長江黃河

    周姝蕓 劉丁銘
    2025年08月21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舉辦音樂講座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表演。
      受訪者供圖

      活動準備了中國結等作為禮物。

      在英國利茲大學的報告廳里,一曲《絲路駝鈴》的中阮聲悠揚響起,仿佛把聽眾帶回了黃沙漫道的古絲綢之路?,F場座無虛席,不少外國觀眾隨著旋律輕輕點頭,眼神中流露出對東方文化的欣賞。

      這場名為“聽見中國——黃河與長江之聲”的講座,是利茲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管理專業研究生趙宇瀅與兩位同學劉馨、韓潤秋共同完成的畢業項目。她們以中國兩大母親河為線索,將音樂與地理相結合,向世界展現了一幅流動的中國文化長卷。

      

      一場形式特別的講座

      趙宇瀅與民樂的緣分,在童年時便已結下。從小學揚琴的她,對傳統音樂懷有熱愛。2024年,在利茲大學留學期間,一場民樂音樂會讓她深受觸動——舞臺上的演奏者雖然技藝精湛,但趙宇瀅意識到,如果缺少對音樂背后的文化解讀,聽眾很難真正了解曲目。

      “我想做一個能讓外國人走近中國民樂的項目?!壁w宇瀅說。于是,當同學們紛紛籌備常規音樂會時,她提出了一個“反套路”的構想——舉辦一場融合地理、文化與音樂元素的講座。導師對她的想法頗為支持,這給了趙宇瀅信心和動力。

      確定主題較費周折。趙宇瀅受到一篇關于音樂與地理關系研究文章的啟發: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獨特的音樂風格。在曼徹斯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肖宇倫的協助下,大家確定了以黃河與長江作為主線來演奏?!斑@兩條江河貫穿的區域,涵蓋了沙漠、平原、水鄉、山地的多樣地理,也蘊含豐富的音樂風格?!壁w宇瀅解釋。

      讓地理“唱”出旋律

      不久前,講座在利茲大學舉行?!跋戎v后演”的模式,使聽眾不僅聽到旋律,也感受到音樂與土地的聯結。

      大屏幕上播放黃河壺口瀑布奔騰、長江三峽蜿蜒等豐富圖像。趙宇瀅和同學關于每個區域的講解都緊扣地理特征,例如講絲路時,肖宇倫描述“黃沙漫天、駝鈴叮當”的場景,隨后中阮演奏的《絲路駝鈴》用低沉音色還原了古道的蒼茫。

      張黎鈞作為主講人之一,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苗族青年。介紹云貴高原時,他將苗族、彝族、侗族的風俗都進行了分享和介紹。張黎鈞說:“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隔著大山對唱,歌聲自然高亢激昂?!敝?,琵琶版《彝族舞曲》便以明快節奏響起,再現山間歡歌。

      “為了幫助外國觀眾理解,我們用他們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壁w宇瀅說,“侗族大歌被形容為一種‘沒有WhatsApp時的通訊方式’,江南絲竹則被比作‘像約克郡的小雨,細密溫柔’?!边@些貼近生活的表達,讓民樂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拼出一支演出隊伍

      籌備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英國的民樂表演資源不足。

      “找中阮時,我們問遍了倫敦的琴社,得到的回復都是‘租不到,只能從國內運’?!壁w宇瀅咬牙決定:自掏腰包,從國內轉運,光運費和樂器費就花了2000多元。

      演員檔期也是難題。6月正值英國高校期末季,許多愛好民樂的同學沒有余力表演?!靶疫\的是,一位在短視頻平臺上小有名氣的古箏演奏者剛好申請到利茲大學博士學位,他愿意加入,幫我們聯系了鋼琴和琵琶演員。還有一名中阮演員看到我們的海報,主動聯系。就這樣,我們的隊伍壯大起來”。

      利茲大學孔子學院的支持成為“及時雨”:不僅提供了500英鎊資助,解決他們海報印刷、演員交通等問題;還在孔院官網和社交媒體宣傳,吸引了許多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

      跨越山海的共鳴

      講座的互動環節成為亮點。趙宇瀅和同學準備了關于黃河、長江和民樂的問答,沒想到獲獎的前兩名都是英國人。

      一名是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的博士,他不僅答對了所有問題,還能準確說出古箏與豎琴的區別。他說:“我聽完第一首曲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很少有這種半講半演形式的講座,很新穎?!督z路駝鈴》讓我想起看過的沙漠紀錄片,原來音樂真的能描繪風景?!?/p>

      另一位獲獎者是數學學院教授,他開玩笑說:“我明白了為什么江南的音樂溫柔,因為那里的水也充滿柔情,和約克郡的水質不一樣?!?/p>

      更令人驚喜的是,講座結束后,有幾位外國觀眾圍著趙宇瀅,詢問去中國旅游的事。一名英國女生說,她已經訂好機票,準備沿著長江,實地感受水鄉。

      趙宇瀅感慨:“這讓我感到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我們不僅讓更多人聽見中國音樂,更讓他們想要了解、觸摸中國?!?/p>

      在趙宇瀅看來,音樂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不需要翻譯,卻能直抵人心。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與歷史記憶,都能在旋律中找到共鳴點?;仡欉@場講座,她更加堅定了未來文化傳播的方向?!拔矣媱澟e辦一場‘中西樂器對話’講座。二胡與小提琴都是弦樂,竹笛與長笛都是管樂,通過并置演繹,它們能展現別樣的和聲”。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