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浙江農林大學:發揮學科特色 助力產業發展

    2025年08月20日08:37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我們調研了安吉余村、淳安下姜村、開化金星村等地。在學校專家教授的科技助力下,這些地方守住了綠水青山,也收獲了金山銀山?!苯涍^幾天的社會實踐,浙江農林大學林學專業大三學生周婕在實踐報告中這樣寫道。

    今年暑假,浙江農林大學派出了230支團隊,奔赴各地開展“綠水青山的中國”專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把教室、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綠水青山間,用掌握的科技成果賦能農林產業發展。

    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朱斌表示,近年來,學校緊扣生態文明教育,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全過程。

    天剛蒙蒙亮,淳安縣下姜村的香榧種植基地里,林學學科的喻衛武老師及其團隊師生,已手把手地向種植戶傳授相關技術。擔任科技特派員5年來,喻衛武團隊先后指導當地百姓引進香榧新品種3個、推廣新技術5項,新發展香榧造林面積800多畝,幫助農戶增收不少。

    趙光武教授團隊長期對下姜村高粱和番薯的栽培、地瓜干加工品種的選用進行技術指導;徐凱教授團隊20余次到下姜村開展獼猴桃、葡萄、草莓、火龍果等果樹栽培技術服務;趙阿勇教授團隊針對生態肉雞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了高效的免疫健康養殖技術體系……專家教授們以科技創新助力下姜村做大做強富民產業。

    在林業大縣遂昌,專家們實施種植業、養殖業、鄉村旅游科技幫扶等23項重點工作;在竹子大縣安吉,專家教授助力當地建起毛竹現代科技園、竹炭生產線;在山核桃主產區臨安,科技助力讓山核桃樹實現矮化種植,產量更高;在大山深處的慶元縣,專家們指導當地實施毛竹、高山蔬菜等項目,實現“一畝山萬元錢”目標。

    學校還充分發揮農林學科特色,實施生態課程、生態文化、生態環境、生態研究、生態實踐五大行動;開設312門生態類課程,引導學生修讀生態類課程、參與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建有森林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生態類的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平臺59個,建成植物種類達3500多種的生態化校園。

    經過20年接力,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教授通過科技服務,持續助力浙江省內竹、香榧、山核桃、鐵皮石斛等產業壯大,以及園林花卉、水果、畜牧養殖、竹木加工等綠色產業發展。據了解,學校累計開發各類綠色產業項目1200個,推廣各類實用技術2000余項次,開展各類技術培訓3500余場,受培訓人員達15萬余人次,通過創新生態科技服務模式,直接推動農林業產值增長超150億元。

    (記者 陸健 通訊員 陳勝偉)

    (責編:李依環、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