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張大良:緊密對接產業需求,辦好工程技術類職業本科教育

    孫競 李依環 實習生趙雅杰
    2025年07月30日10:02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發展職業本科本質上是一場生產關系變革,通過教育鏈、科技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重構適應智能時代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

    張大良談到,職業本科教育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復制版”,也不是職業??平逃摹凹訌姲妗?,而是適應產業升級需要的高階職業教育“創新版”。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加快構建評價體系是推進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五個關鍵維度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發展

    教育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87所職業本科院校。2024年,職業本科在校生40.68萬人、招生10.96萬人。

    對于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主要動因,張大良認為來自五個關鍵維度:一是破解產業升級的“人才斷層”困境;二是重構高等教育“金字塔結構”和教育類型;三是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促進高等教育與區域產業適配;四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重塑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新生態;五是紓解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建設一批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本科學校?!斑@不僅是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升級,為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提供大批新增從業人員,更是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制造向‘中國精造’‘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躍升的重大工程?!睆埓罅颊f。

    如何辦好工程技術類職業本科教育?

    對于工程技術類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路徑,張大良在專訪中談到,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二是堅守職教使命責任,彰顯類型教育辦學定位;三是完善評價標準體系,引導職業本科提質增效;四是創新路徑方法舉措,打造數智賦能辦學平臺;五是圍繞不可替代特質,實施優勢特色發展戰略。

    張大良表示,要堅持和突出職業教育屬性,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校地融聯、理實融創,優化專業集群布局,打造“千校千面”的職教品牌;要改革辦學體制機制,促進政產學研協同發力,構建“政校行企”協同治理體系,將產業需求轉化為教學標準,健全德技兼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筑牢“不可替代”的人才培養基座;要完善“引育用評”機制,大力引進產業教授和技術大師,健全教師企業實踐與能力提升制度。

    他進一步談到,要在教學模式、辦學模式創新上下功夫,把握好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的平衡點,真正形成“高標準”與“職業性”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著力培養能解決復雜生產問題、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以教育教學評價改革為契機,推動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探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到今年教育部印發《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釋義(試行)》,為職業本科教育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統的教學評估標準?!鞍l展職業本科教育的國家政策從‘破冰’走向立標,可謂‘十年磨一劍’?!睆埓罅急硎?。

    張大良談到,要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校地融聯、理實融創為主線,著力完善評價標準體系,健全有效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構建有利于教師潛心育人、靜心治學的教育生態,激勵職業本科院校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對于職業本科教育教學評價改革,他認為,要貫通“評價-決策-執行-反饋”機制,提高治理效能,建立符合職業本科特質、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潛質與職業素養的評價體系;要強化應用技術研究與服務,聚焦企業技術難題開展研發與轉化,反哺教學并提升社會貢獻度。

    張大良表示,要引入行業企業第三方評價,貫穿培養標準制定、教學質量監控、畢業評審全鏈條,健全基于合格評估和專業認證的常態化質量監測與持續改進機制;要建設智慧評價平臺,聚焦質量提升、能力躍遷、發展改進三個維度,強化過程評價,追蹤過程數據與能力成長圖譜,完善“監測-預警-增值”實時閉環的質量保障。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本科院校的基本辦學模式和治理模式?!睆埓罅颊劦?,要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更加注重科教融匯、科技創新,聯合擁有研究機構的龍頭企業、科技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和產教融合共同體,讓企業全過程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制定、課程體系構建和教材研發、實訓基地建設和師資培養、教學實施和評價考核。

    他認為,要加強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著力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共享資源、共辦專業、共定方案、共研標準、共建課程、共編教材、共育師資、共設基地、共同“出?!?;要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及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強化基于真實項目的模塊化教學,建設智能化、高水平、開放共享的實踐教學與技術創新平臺,提升學生解決復雜現場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張大良表示,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基本育人范式和教學模式,強化學生職業意識,推進理實一體教學,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專業教育教學;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變革,廣泛應用智能技術,重塑職業教育的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和治理模式;實施智慧教育,建設智能化實訓基地,模擬真實生產場景,共享區域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平臺,實現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和服務質量提升。

    “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命力在于‘不可替代性’,要精準對接區域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需求,推進‘四鏈’深度融合?!睆埓罅急硎?,要錨定產業發展高端需求,聚焦智能制造、數字服務、綠色能源等領域,在企業實施應用型技術研發、改進工藝,把企業難題轉化為畢業設計課題,大力培養“素質好、基礎厚、技術精、懂工藝、強操作、會管理、能創新”的生產一線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