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樂考”進行時,北京小學讓期末考試變成快樂體驗 

    2025年06月26日18:2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期末“樂考”在北京小學校園里上演。沒有傳統的筆試考卷,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游戲”闖關活動。孩子們手持集滿貼紙的“闖關卡”興奮不已。一年級學生鄭詩鎧說,“我最喜歡語文闖關,因為我識字量大!其他游戲也很有趣,我還想再玩一次?!?/p>

    “樂考”活動現場。王開陽 攝

    “樂考”活動現場。王開陽 攝

    北京小學從2022年開始推行低年級期末形成性評價活動,在“老字號里過大年”“小花蕾游北?!钡壬钋榫持?,以游戲闖關為主線,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將期末考試轉變為充滿趣味與挑戰的游戲過程。北京小學副校長李銅說:“這不僅讓學生樂在其中,更引發了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好評,也是我們積極落實雙減政策的創新舉措?!?/p>

    考試形式創新:收獲孩子們的笑臉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學校體育館變身“闖關樂園”。在“查字典”環節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翻閱字典,尋找指定詞語,鍛煉檢索能力和漢字認讀能力;“九龍壁聽音”環節,孩子們貼近裝置傾聽來自父母的鼓勵話語,再由家長志愿者協助,用英語說出龍身上的部位名稱,將親情互動與語言學習巧妙結合;“游船售票處”則模擬真實消費場景,學生用100元預算購買不同價格的船票,在實踐中運用加減法解決生活問題?!斑@樣的考試一點都不難,還能溫習以前的知識,真的非常開心!”正在參與“樂考”的王沛新說。

    孩子們趴在“九龍壁”上傾聽家長的回應。王開陽 攝

    孩子們趴在“九龍壁”上傾聽家長的回應。王開陽 攝

    李銅介紹,收集貼紙、集章卡是孩子們完成每項任務后的激勵措施。這種清晰的通關目標,有助于激發孩子們的內驅力與目標感。同時,集章卡記錄了孩子們在多個項目中的表現,教師、家長和學生能直觀地看到每項能力的學習情況。

    孩子們在“文創店”兌換禮品。王開陽 攝

    孩子們在“文創店”兌換禮品。王開陽 攝

    不同于傳統測驗考試,“樂考”的答案并不唯一。它通過多元答題的方式融入學生生活,注重培養表達、動手、想象等綜合素養。在七巧板拼圖游戲中,孩子們可以自主發揮想象力和審美觀動手設計獨特的圖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斑@是一項促進低年級學生發揮創造力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崩钽~說。

    家長角色轉變: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活動現場,數十位家長志愿者化身“關卡考官”,引導學生參與各個環節。一位學生家長表示:“孩子們把所學知識融入游戲中,這種活動非常有意義,我們作為家長能近距離觀察孩子的表現,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在,也會更安心?!?/p>

    家長志愿者引導學生描述“白塔圖畫”。王開陽攝

    家長志愿者引導學生描述“白塔圖畫”。王開陽攝

    李銅表示,北京小學始終將“家校協同育人、共建良好教育生態”作為辦學實踐的核心追求。家長走進校園參與教學活動,不僅加深了對學校育人理念的理解,也能在實踐中協助教師開展教學任務,增強親子互動體驗。通過親身參與,家長還可以成為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帶動更多家庭形成教育共識,促進家校之間的交流合作,構建和諧的育人生態。

    家長志愿者引導孩子們查字典。王開陽 攝

    家長志愿者引導孩子們查字典。王開陽 攝

    教學評價轉型:因材施教的實踐探索

    “樂考”的任務設計體現出極大的包容性,不再以統一的答案和字數作為衡量標準,而是依據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進行個性化評價。

    參與設計這項活動的楊容琦老師介紹,這種考試形式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內容并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在設計這項活動中,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這種形成性評價活動,要求教師主動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教師要“目中有人”,用情境化的評價任務,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學習方式的變革也必將引發學生素養的有效形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評價與督導研究所副研究員武向榮認為,這種表現性評價方式打破了傳統紙筆考試的單一模式,更注重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表達力、參與度與思維策略,是素養導向背景下教育評價方式的典型轉型。一些語言表達較強的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力拓展描述,而原本內向或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則在助教和家長的引導下,勇敢開口完成表達,邁出成長的重要一步?!皹房肌蓖ㄟ^多元、立體的方式點燃了學習的信心與熱情,讓每個孩子都能按自己的節奏成長。

    教育理念革新: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

    “樂考”的核心在“育”而不在“考”。這種設計貫穿了整個學期的教學鏈條,強調“教—學—評”的一體化。李銅表示,“樂考”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方式。通過真實情境中的任務,如模擬導游、模擬消費、親子互動等,孩子們可以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運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武向榮也提到,“無痕評價”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的重要趨勢之一,即評價融于日常教學,不需刻意分離。將評價從結果向教學過程前移,更好地賦能學生發展。

    游戲化、項目化、生活化的“樂考”活動將雙減政策落地實踐,減輕學生的機械訓練負擔,轉向發展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武向榮建議,“樂教、樂學、樂評”的整合邏輯應成為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方向,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提升理論支持力。未來,教育評價將朝著更加科學、多元、專業的路徑發展,讓孩子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白炅 陳琦 實習生王開陽)

    (責編:邵文婷、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