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無錫職院: 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2025年03月28日09:5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無錫職院: 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近日,記者從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無錫職院”)獲悉,2024年,該??v向與橫向科研項目到賬經費超5000萬元。

    作為一所地方高職學校,無錫職院如何推動有組織科研,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無錫職院院長周桂瑾給出的答案是,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在他看來,這既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必然要求,更是院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

    “從2020年的2300萬元,到2024年的5000萬元,數目增長的背后是我們持續聚焦國家發展需求,不斷錘煉內功的結果?!睙o錫職院副院長吳慧媛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鍛造優秀科研團隊

    近年來,無錫職院通過推進“服務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品牌提升工程等舉措,持續鍛造該校高水平科研團隊。

    不久前,無錫職院科技產業處處長錢曉忠一行前往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開”),與學校的智能工廠倉儲物流團隊成員一起,為斷路器成品智能倉儲中心項目交付進行最后的調試。

    錢曉忠介紹,這是2024年該校承接的最大單體企業技術服務項目,合同金額1960萬元。該項目通過將AI算法、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物聯網等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立體堆垛機倉儲設備等智能設備集成,實現了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過程智能化、自動化物流應用模式。

    記者了解到,該校教授劉志剛領銜的智能工廠倉儲物流團隊作為無錫職院的高水平科研團隊,從2017年起,已連續為常開實施了6個智能倉儲和數字化制造方面的技術開發項目,合同總金額4000余萬元。多年來,這些項目使企業物流配送準確率達到100%,縮短庫存周期并使庫存率降低30%,倉庫占地面積減少40%。

    通過深耕這些項目,劉志剛領銜的智能工廠倉儲物流團隊已在智能倉儲物流技術方面取得了10余項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成果。這些專利成果已服務長三角地區的20多家企業。該團隊也于2023年立項建設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AGV叉車來到打包好的產品前,對產品進行掃碼識別后,搬起了一米見方的包裝箱,有序放入倉庫貨架。

    這是無錫職院物聯網工程學院為無錫蠡湖新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蠡湖新質”)定制研發的智能立體倉庫中的一幕。

    記者了解到,該倉庫共3層,累計4300平方米,能夠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24小時不間斷進行倉儲作業,未來將為企業每年節省資金50余萬元。

    今年以來,無錫職院智能制造數據融合技術研究與應用團隊成員王海榮帶著該校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來到蠡湖新質機加工車間,與企業技術人員開展“三工序合一生產單元改造”項目。

    “該項目主要對企業產品‘檢驗+泄漏測試+裝配’三道生產工序進行自動化集成改造。團隊需攻克多方面技術難題,實現工序間產品自動搬運、安裝、流轉?!蓖鹾s說。

    記者了解到,2023年,無錫職院為該企業研發的自動化去毛刺工作站,不僅讓生產數據記錄可追溯,還提升了設備利用率。了解了學校專業團隊的研發實力,企業便將“三工序合一生產單元改造”“智能立體倉庫研制”“SW數控加工生產單元改造”“殼體裝配測漏自動化工作站”4個項目委托給無錫職院研發,以響應企業低成本快捷轉型的需求。

    蠡湖新質機加工部部長王德生粗略估算,近兩年無錫職院承接的5個項目為企業綜合降本增效20%,目前企業生產合格率提升至99.9%。

    鍛煉學生專業技能

    5年來,無錫職院積極響應“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持續加強專利成果轉化。該校實現年均專利轉讓200余件、專利技術成果應用類技術開發項目100余項;橫向“五技”項目合同額達2.3億元、到賬經費1.8億元。

    毛如健是無錫職院電氣自動化專業大二學生,從2024年11月起,他就跟隨王海榮參與蠡湖新質的電氣設備安裝和調試等技術服務項目。

    在毛如健看來,這既讓他們提前了解了企業,又能夠在實踐中鍛煉自身專業技能?!昂罄m我還將參與項目交付后的相關工作。未來我的職業目標是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泵缃≌f。

    吳慧媛介紹,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學校還將與企業共建無錫職院-蠡湖新質協同創新聯合實驗室、無錫職院-常熟開關低壓電器行業AI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等,通過校企合作,鍛煉學生專業技能。

    “未來,我們還將突出科研反哺教學,以智能制造領域優勢專業為基礎,聚焦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管控、工業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實施‘AI+智能制造’應用基礎研究平臺建設工程,在打通創新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里’的同時,為更多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機會?!敝芄痂f。(實習記者 夏天一 通訊員 魏 艷)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