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無創演進腦機

    2025年02月19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本報天津2月17日電(記者武少民)日前,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天津大學腦機海河實驗室和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強強聯手,開發了一款基于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的新型無創演進腦機接口系統。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腦電發展與解碼器演化在腦機交互過程中的協同增強效應,成功實現了人腦對無人機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相關成果已于近期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電子》上在線發表。

      “這項研究首次提出了腦機協同演進的概念,并基于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完成了技術驗證,通過長時程大腦與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之間的信息交互初步實現了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的互適應、互學習,為未來實用型腦機接口系統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也為腦機融合智能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眹腋邔哟稳瞬庞媱澣脒x者、天津大學腦機海河實驗室許敏鵬教授表示?!拔覀冞@款系統未來計劃拓展到更多便攜式或可穿戴腦機接口設備中,服務于消費級、醫療級等各類智能人機交互實用場景?!?/p>

      腦機接口能實現大腦與機器直接信息交流,促進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融合,被公認為是新一代人機交互和人機混合智能的核心技術。如何通過腦機之間的信息交互實現“互學習”,進而促進腦機智能的協同演進,是突破腦機性能瓶頸的重點和難點。

      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腦電信號中的非平穩特性不僅來源于傳統觀點認為的背景腦電變異,而且與閉環腦機交互引導下的任務腦電演變密切相關?;谶@一發現,團隊首次提出了“雙環路腦機協同演進框架”,并通過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構建了全新的腦機接口系統。在雙環路框架下,“機學習”環路中的憶阻器解碼器通過適應腦電信號波動完成解碼參數更新,“腦學習”環路中的任務相關腦電特征在“決策-反饋”循環的引導下不斷正向演化。

      據介紹,相關算法基于128kb規模的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實現了硬件化部署,將腦電信號的多步計算過程優化為單步計算。相比于傳統純數字硬件方案,憶阻器新方案的歸一化解碼速度提高了2個數量級(百倍)以上,能耗降低了3個數量級(千分之一)以下,高效支撐了四自由度腦控無人機任務目標的成功實現。

      在連續6小時的長時程腦機交互實驗中,大腦和解碼器的貢獻比例呈現動態變化,展現出了腦機協同演進的過程:初期以解碼器自適應更新為主,隨著時間推移,大腦貢獻逐步增加,最終腦機接口性能不僅沒有下降,還實現了約20%的準確率提升。

      據了解,該研究由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團隊合作開展:天津大學腦機海河實驗室團隊完成協同演進腦機接口軟件系統設計與范式算法實現,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團隊完成協同演進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硬件設計及憶阻器算法設計部署。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