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管理、精準培育
破解市域產教聯合體“合而不融”難題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首次提出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明確省級政府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2023年4月,教育部正式啟動市域產教聯合體創建工作,并于當年9月公布了首批28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在此基礎上,本次《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共6家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分別為江蘇太倉、浙江寧波、浙江義烏、廣西南寧、四川宜賓、新疆昌吉。
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新事物,近兩年的市域產教聯合體探索進展幾何?未來又該怎樣發展?
成效初顯:職能部門與產業園區深度參與
雖是新實踐、新載體,但在浙江師范大學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林偉看來,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內涵與目標始終如一——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唐林偉告訴記者,一年多來,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各省紛紛因地制宜地完善政策,積極引導區域內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全面推動市域產教聯合體入選“國家隊”?!氨热?,河南省計劃在未來建設約20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廣東省多部門協同推進建設28家市域產教聯合體??梢哉f,產教聯合體在實體化運作、合作辦學、技術研發和平臺建設、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等方面已經開始了積極探索,并且成效初顯?!?/p>
“推進力度大,發展速度快?!苯骺萍紟煼洞髮W教育學部教授李秉強這樣概括,“目前,每個省推進建設的聯合體數量通常不少于30家,部分省份還規定每個設區市至少建設一家聯合體,要求職能部門與產業園區深度參與聯合體建設,并強化建設成效約束。比如,江西省已將聯合體建設納入設區市教育綜合考核?!?/p>
“實事求是地說,關于聯合體的實踐探索還處于初期階段,盡管目前已初步形成國家—省—市三級建設體系,但時間尚短,未來仍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碧屏謧フf。
直面挑戰:做實實體,有效協調聯動
采訪中,多位專家指出,“摸著石頭過河”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
“如何落實實體化建設是一個難題?!崩畋鼜娬{研發現,現有的大部分聯合體,目前尚未進入實體化運作階段,也未建立實質的專職專班或有效運轉的兼職專班?!皬谋举|看,聯合體是個松散的政校企聯盟,如果沒有一個實體化機構或組織加以推進,其建設成效很難保證?!?/p>
“難題的根源在于,此類聯合體大多基于政府要求,由園區、院校、企業多方協同組建,而各方內在訴求差異較大?!背V菪畔⒙殬I技術學院校長徐建俊表示,這就導致各方的短期利益需求難以平衡,容易形成主要依賴外部“輸血”、難以建立自身“造血”機制的狀況。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現實挑戰是,政府內部多主體間也存在統籌協調難度。唐林偉解釋道,聯合體建設涉及多個主體,金融、財政、土地、信用、就業和收入分配等激勵政策包的落地,需壓實政府責任,建立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叭欢?,地方在建設過程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落實,難以真正撬動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協同機制,致使聯合體建設落入了以往產教融合模式‘窠臼’,出現‘聯而不合’等問題?!?/p>
“聯合體建設,校企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很重要?!碧屏謧ヌ嵝?,一些牽頭企業參與聯合體建設,直接目的是為緩解技能人才招工壓力。因此,需關注部分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不愿投入、“只用工、不培養”的短視行為和功利思想。而學校方面,則需警惕“升學導向”帶來的對技能教學的輕視及對產教融合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政策引領:在“精準培育”與“統籌規范”上下功夫
“面對實踐探索過程中出現的新矛盾,教育部再次發文明確要求,對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及動態管理,釋放了推動聯合體建設走深走實的信號?!崩畋鼜姳硎?。
“之前,我們更關注規模擴張,因此一大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在各地應運而生?,F在,我們更關注‘精準培育’與‘統籌規范’,意在轉向提升質量新周期。這也是破解現實問題的有力舉措?!碧屏謧ヌ龟?,“無論是新布局的6家國家級聯合體建設單位,還是配套出臺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建設標準》),均體現了這些趨勢?!?/p>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布局建設的6家聯合體,一是服務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發展,布局浙江寧波、四川宜賓;二是服務“散裝縣”發展,布局浙江義烏、江蘇太倉?!吧⒀b縣”是指一些具有獨特產業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縣級行政區,這些地區一個或幾個產業(產品)全球占比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模式和發展路徑;三是服務周邊外交,布局廣西南寧、新疆昌吉。
“聯合體建設數量的精簡與功能的清晰定位,體現了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的示范性價值和意義?!碧屏謧パa充道,“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首次提出‘將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納入部省會商內容’,這將大大提升聯合體建設的驅動力度,也將解決市域產教聯合體在資源整合與體制機制建設方面的核心問題?!?/p>
記者查閱文件發現,《建設標準》設置基礎性指標、實質性指標、否定性指標3個一級指標,細分為16個二級指標、44個三級指標,各指標設置觀測點,旨在全方位闡釋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標準。比如在條件保障觀測點方面,就包括是否出臺支持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實施細則,參與主體是否已經實質性享受到相關政策補貼,專項經費和日常經費安排和到位情況等內容。
“《建設標準》指導修正部分市域產教聯合體前期建設偏差,能有效激發地方基于資源稟賦的自我創新意識,有利于聯合體開展橫縱向比較,查找自身問題,對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敝袊逃茖W研究院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張浩表示。
“指標的操作性更強,觀測維度更明晰,更加彰顯了聯合體人才培養的需求導向,也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了目前聯合體建設的松散捆綁現象。下一步,各省級部門應在建設標準指導下,加快出臺契合區域實際的聯合體評價指標?!崩畋鼜娬f。
(記者 晉浩天 通訊員 向周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