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劉虎沉
    2024年09月12日08:4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路徑,有利于形成協同創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要把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優化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集群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我國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初顯成效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在一定區域內,由先進制造企業及相關主體高度集聚形成的產業生態系統,凝聚了產學研用各方、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等資源。不同于傳統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集群具有產業生態完備、輻射帶動能力強等優勢,能在增強創新能力、擴大品牌效應、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產業創新的策源地、優質企業的聚集地,先進制造業集群能夠促進知識創新與擴散,深化產業分工,助力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不僅有助于推動智慧化、綠色化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帶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同時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支撐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是提高供給質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龍頭引領、鏈條延伸、產業聚集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全國上下已形成國家級集群和省級集群各具特色、競相發力、梯次發展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在遴選出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占13個、高端裝備領域13個、新材料領域7個、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領域5個、消費品領域4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3個,覆蓋制造強國建設重點領域。集群內布局建設了18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占全部國家級創新中心數量的70%,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1700余家,培育創建了170余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22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3年,4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集群的主導產業產值超過20萬億元,在我國工業經濟版圖上占據重要地位。

    雖然我國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取得顯著成效,但與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相比仍有不足。當前集群內各類創新資源要素不夠集中,阻礙關鍵共性技術及核心技術研發。另外,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集群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同時,集群內不同區域間存在行政壁壘,各地區之間缺乏專業化分工,同質化競爭嚴重,沒有形成良性協作機制。

    圍繞集群本質屬性穩妥施策

    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需緊緊圍繞集群本質屬性,多管齊下,穩妥施策。

    一要強化政策引導,促進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向先進制造業集群匯聚,增強集群創新活力。結合不同主導產業類型和不同發展階段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特點,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支持,強化在重大技術裝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技術研發,持續提升集群創新能力。同時,健全先進制造業集群資金、人才保障機制,通過政策指引、基金扶持等方式,為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推動產業集群創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健全激勵和保障機制,圍繞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制定差異化的動態支持政策,引導優質創新資源要素向集群高效集聚,打造產業、科技、人才、金融高水平協同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發展生態。

    二要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數字化升級,支持上下游企業協同開展數字化改造,提升集群綜合競爭力。集群內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應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積極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提供企業數字化轉型樣板。中小企業應加強與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利用其平臺能力和數據基礎,通過上下游配套、聚集孵化、開放應用場景和技術擴散等方式推動自身數字化轉型。另外,中小企業在借助“外力”扶持的同時,還應增強轉型“內力”,根據自身特征和發展需求制定清晰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選擇恰當的數字技術工具,構建更加靈活、更加人性化的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應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集群內企業的生產經營優化、產品服務創新及產業鏈協同升級,為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打下堅實基礎。

    三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打造區域間專業化分工與上下游協作機制,全面賦能集群發展。引導各地區發揮比較優勢,以形成集聚經濟為目標,明確各區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推動各區域企業技術創新協作、資源共享,破除行政壁壘,建立跨行政地域界限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聯合建設機制。引導集群內統一行業標準、產品標準,加強先導性、創新性標準研制。打通要素流動和產業發展壁壘,深化各地區產業分工協作,建立健全集群信息共享平臺,消除集群內不同區域間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障礙。推進集群上下游企業協作發展,鼓勵地方聯合打造跨區域集群工作機制,確保各地區企業的發展路徑相互補充協調,避免產業重疊和同質化競爭,促進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