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

    讓“土房子”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范兒”

    2024年07月26日08:2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土房子”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范兒”

    七月的北京,夏暑正盛。位于北京建筑大學(以下簡稱“北建大”)的現代生土建筑研究中心內人頭攢動,建筑師穆鈞和他的團隊正在為今年暑假“下鄉”實踐進行周密安排。

    近年來,在北建大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的領導下,以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穆鈞為代表的北建大生土建筑研究團隊投身我國鄉村建設,通過大量田野考察和本土化研究試驗,研發出一系列適合我國農村地區的現代生土房屋建造技術與設計方法,并在全國十余個地區建設示范農宅110余項。

    外表簡樸、就地取材,施工工藝相對簡單的“土房子”卻獲得國際建筑界的青睞。2021年,由北建大生土建筑研究團隊完成的“馬岔村民活動中心”項目榮獲TERRAFIBRA國際生土建筑大獎。北建大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何立新說:“我們用行動告訴更多的人,用生土照樣能蓋出簡約、實用、環保生態的房子,能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范兒’!

    生土建筑“寶藏”在傳承中創新

    生土,就是從自然界中取出的原狀土,無需焙燒僅需簡單機械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傳統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磚等。

    回望中國建筑史,生土在我國傳統營造技術和建筑文化遺產中舉足輕重,且分布十分廣泛,包括嘉峪關在內的長城西段墻身主體,大部分都由生土夯成。

    用生土材料建造的房屋,冬暖夏涼、生態環保,但因其力學和耐久性能上的缺陷,生土住宅普遍存在結構安全性較差的問題。穆鈞直言,在許多村民乃至社會大眾的心目中,生土建筑意味著“農村危房”,甚至是貧困落后的象征。因此,中國的“土房子”逐步消失。

    為了讓我國的建筑“寶藏”得以傳承,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北建大共建現代生土建筑研究中心,開啟對建造現代生土建筑的基礎研究和實踐探索。

    “我們通過實驗測試,選出性能最好的土,再按比例匹配砂石,使土料混合物形成與混凝土相類似的骨料!蹦骡x表示,在學校實驗室和偏遠鄉村的摸爬滾打中,團隊不僅研發出新型機具系統,而且構建了一系列與現代夯土力學性能相協同的房屋抗震結構體系。

    “采用新型夯筑工藝形成的夯土墻,其抗壓強度已達到1.5兆帕,是傳統夯土墻的3倍以上。而且,其耐水性能得到極大提升,墻體表面無需做任何防水處理!蹦骡x自豪地告訴記者,以此工藝興建的新型夯土農宅,可以實現“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標,我國生土建筑工藝得到創新發展。

    一棟棟新型夯土房在美麗鄉村蓋起來

    “在示范農房建設過程中,團隊中的黨員堅持駐守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蹦骡x告訴記者,他們與村民同吃同住,以示范建設的模式,對村民工匠進行技術培訓,并針對施工中產生的技術問題進行優化改進。

    起初,對于現代夯土性能的提升,村民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土東西”不會有多結實。有一次,一段夯土墻因存在施工錯誤而不得不返工,研發團隊將村民們召集起來,目睹拆除的艱辛過程,這讓村民重新樹立了對新型夯土房的信心。

    由于當地村民普遍具有傳統夯筑的經驗,通過實際操作的培訓模式,他們很快便掌握了各種新技術的要領,并積累了充分的經驗,一棟棟簡約又現代的“土房子”在美麗鄉村蓋了起來。

    何立新介紹,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示范,北建大生土建筑研究團隊在甘肅、湖北、河北、新疆、江西等具有生土建造傳統的地區,先后完成百余棟現代夯土農宅的建設與技術推廣。

    2019年,北建大生土建筑研究團隊憑借“現代生土營建研究與推廣”系列成果,榮獲當年世界人居獎,成功將中國“土房子”送上世界建筑界的領獎臺。

    (記者 何 亮)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