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張大良: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年04月26日10:4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孫競)“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要持續暢通科教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切實加強教育鏈、科技鏈、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的緊密對接和深度融合!比涨,在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

    張大良指出,高等教育作為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人才支撐、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上見行動、有作為、作貢獻。

    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

    “科學技術尤其是高新科技決定著人類命運,決定著國運盛衰,是真正的‘國之大者’。高校作為重大高新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大作用,依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焦國家戰略需要明確主攻方向和戰略重點,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為持續壯大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生產力賦能!睆埓罅颊f。

    張大良表示,高校需要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牛鼻子”,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賦予戰略科技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使高?萍紕撔屡c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面向地方支柱產業和企業的創新需求,張大良認為,高校要因地制宜部署創新項目,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聯通渠道,建立“政產學研金”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和機制,促進高;A研究、應用研究及其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落地應用,更好服務產業技術攻堅和企業數字化轉型。

    鍛造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人才鏈”

    高校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教育要先行。張大良認為,要以產學研融合為突破口,深入推進高等教育人才工作體系改革,因地制宜超前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集群,夯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尤其是在支撐引領制造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催生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新質生產力質效的持續提升。

    同時,要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推進培養模式、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改革,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規范及時納入教學內容,打造問題導向、能力導向的實踐創新教育體系,加快推進“四新”建設。

    “尤其要加大力度建設新工科、新農科,建設好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鍛造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人才鏈’,著力培養造就具有原始創新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以及制造業垂直領域急需的卓越工程師、產品研發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術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等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踐行者!睆埓罅颊f。

    降低科研成果轉移轉化中的“摩擦成本”

     張大良指出,高校是高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首先要優化環境,打造體系化、多層次的人才成長平臺,著力構筑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學術生態、人盡其才的環境氛圍、人才各展所能的激勵機制。

    “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睆埓罅急硎,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調整科技激勵政策,打通產業鏈的痛點、卡點、堵點,降低產業界和科教界在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摩擦成本”,消除在人才培養模式、科技管理體制、科技創新環境、成果評價體系、知識產權保護、科技對外開放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

    張大良建議,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健全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制度,推動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的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對外開放,積極引導高校及科研機構對企業開展專題服務,加強區域性科研設備協作,提高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撐服務能力。此外,要完善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共同研發重大創新產品,開展共性技術攻關,建立多層次科研體系,形成全鏈條、系統化的科研發展格局,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提供可持續、系統性保障。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