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重慶打通培養機制,促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

    課堂設在工廠 人才一線培養(深閱讀·關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4年04月17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走進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忙碌的景象映入眼簾:教師通過演示和示范,引導學生熟悉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構造原理,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學習汽車組裝、維修等技能。

      這里是由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聯合24家企業、13所院校共同成立的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市域產教聯合體。

      如今,重慶聚焦職業教育新模式、“雙師”型授課老師、培養高端制造業人才等方面,分級分類組建12個產教聯合體,不斷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設工匠學院,訓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去年4月,重慶工貿技師學院設立璧山現代智造工匠(產業)學院!皩W院位于璧山高新區,毗鄰許多企業,學院的學習和企業的實習可以更加緊密地配合!辫瞪絽^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黃寶劍說。

      2023年12月,工匠學院揭牌。剛剛開學,學院已經和18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

      在重慶騰晟的電子科技廠,記者見到了尹傳明,他是工匠學院高二年級的學生。生產線上,尹傳明動作嫻熟,將一個零件打磨成型!霸瓉碓谡n堂上學過,沒想到真正操作時有這么多技巧!币鼈髅髡f。

      “別小看這樣一個小零件,在打磨時要通過儀器校驗數值,盡可能接近零誤差!蹦闷鹨鼈髅鞔蚰サ牧慵,生產線線長張杰囑咐。

      在工匠學院,這樣的課程設置并不鮮見!案咭坏膶W生主要學習理論課與技能課,高二就會安排學生們去實習!惫そ硨W院院長岳文全介紹,“我們要培養的是一線技術工人,這種課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了讓學生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學院還配備了和產業一線相適應的教學設施!

      前不久,尹傳明代表學校參加了區里的職業技能大賽,“我獲得了榮譽獎章,很有成就感!

      近年來,“巴蜀工匠”杯鄉村振興技術技能大賽、“璧山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等賽事在重慶舉辦,帶動更多勞動者學習技能、掌握技能、提升技能!霸诒荣惼陂g,相關企業負責人也在現場觀摩比賽,他們都表達了對人才的需求!辫瞪絽^人社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雷介紹,“工匠學院成立后,我們的技能大賽會更多地面向在校學生,根據他們學習的課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的比賽項目!

      請“雙師型”教師,課程有理論更有實踐

      天空放晴,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附近的半山腰上,人工智能學院的老師劉振湖和學生開始了教學。

      “如果在這里建基站,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翻書可找不到答案!眲⒄窈f,“雖然‘三扇區’是標準架構,但是考慮到重慶是山城,存在信號遮擋,在這就要進行‘五扇區’裝置!

      作為科技公司的網絡優化工程師,劉振湖來到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授課已經兩年多。在重慶市永川區,像劉振湖這樣既有企業實操經驗又有理論水平的老師還有很多。

      永川區西部職教城里,坐落著8所中職院校、5所高職院校、2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和2所成人教育學校,在校師生約20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約5萬名技術技能人才。2023年9月,依托永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西部職教基地產教聯合體”入選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

      產教融合,如何走向更深入?懂理論,更懂實踐,這樣的“雙師型”教師,正是永川區職教培養所需要的力量。

      作為永川職業教育中心的實訓教師,楊揚每學期都要根據學校安排到企業鍛煉學習。

      換上工裝,楊揚坦言剛開始還有些不適應!艾F在生產水平發展太快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方法有些已經不適用于實踐!睏顡P說,“現在的工藝水平提升了,如果我們還按照以前的東西給學生講,就會和實際生產情況脫節。因此,產教融合十分必要!

      像楊揚這樣,每學期“做回學生”的教師還有很多,他們將業界前沿技術與案例融入教學!斑@樣的頂崗鍛煉需要教師真正地走進車間,參與到項目中!睏顡P說。據了解,2023年,永川區的職教院校選派1000余名教師到企業掛職實踐,聘任600余名工程技術人員到校任教,深度實現產業、職教的有機融合和相互促進。

      創建創新工作室,培育工程師型人才

      “在甲醇合成工藝仿真練習時,壓縮機的轉速設置給團隊帶來了難題!睂χ貞c化工職業學院學生常雨琴來說,去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時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最開始,壓縮機的轉速正常,但考慮到設備運行需要更加符合工廠實際,就要考慮壓縮機的運轉安全!背S昵俸完犛言谂R近比賽的前幾天,還在思考如何攻克這個難題。

      “打電話咨詢了正在一線操作壓縮機的工程師,我們找到了調試轉速的方法!背S昵俸完犛岩揽繉嵺`中的經驗,攻克了難題。

      “我們不僅培養一線工人,更希望培養一線工程師!敝貞c化工職業學院化學工程學院院長馬昱博告訴記者。

      產教融合,工程師型人才如何培養?在重慶市長壽區,創新工作室成為培育工程師型人才的一個平臺。

      “我們的培養體系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推出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產業工人’。第二階段會在線下企業進行聯合培養。最后階段則是根據‘現場工程師’的目標,讓同學們加入創新工作室中,實現會管理、能創新!瘪R昱博介紹。

      常雨琴常去車間,在一線了解工廠的運行。今年是她在重慶化工職業學院就讀的最后一年,根據學校安排,她來到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有一對一的老師帶我進行系統學習,能學習到很多高端工藝!

      如今,以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長壽區將2個政府部門、4所中職院校、7所高職院校、6所普通本科院校、12家科研機構和平臺以及長壽區77家新材料領域規上企業納入其中,成立了重慶市先進材料產教聯合體。

      聚焦先進制造業,讓職業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目前,重慶在先進制造業人才培養方面,努力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機制,提高學校的辦學優勢和企業的人才競爭優勢,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中探索企業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的發展新路徑,實現學生技能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為企業提供更多優秀人才。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7日 04 版)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