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記者手記)

    江  晏
    2022年06月08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基礎研究是創新發展之源,國家正在加大投入。從人才培養角度看,從事基礎科研者,最重要的動力,是對于科學問題的強烈好奇與興趣。擁有聰明大腦而“板凳甘坐十年冷”,正因為有興趣、能自得其樂,所以“甘坐”而不覺其“冷”。心無旁騖,沉浸于專業領域做自由探索,每天取得一點新發現,乃至能將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向前推進一點點,他們在辛苦求索中深感幸運、幸福。

      不過,要成就杰出人才乃至大師,僅有興趣還不夠;A研究必須有客觀理性、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掌握嚴謹縝密的科研方法,既有仰望星空的信念,又能腳踏實地,有不畏失敗的勇氣、堅持不懈的毅力。從外部看,要有適合基礎科研人才成長的適宜環境、科學的評價體系;就內在說,興趣、方法、堅持、責任,缺一不可。

      在此之上,更要心懷責任與擔當——從超級計算機、射電望遠鏡、光子設施到實驗室耗材,今天的基礎研究早已不是一支筆一張紙一個人單槍匹馬就能完成!盎A研究很‘燒錢’,一定要對得起國家投入!惫P者曾多次聽到科研人員如是說。僅為私利做科研,不可能產出偉大成果。惟有志存高遠,為國為民、為人類之發展進步而行深探遠,才能走通基礎科研的大道;仡欏X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大家的人生軌跡,莫不如此。

      趕上了基礎科學研究的好時代,期待能有更多“從0到1”的基礎研究、自主研發、創新創造。年輕的基礎學科優秀人才,一起加油!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8日 06 版)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