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我科學家發現 艱難梭菌毒素入侵人體“新大門”

    2022年04月13日08:14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園園)記者近期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陶亮團隊與施一公團隊合作,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超毒力分支艱難梭菌毒素B的腸道上皮受體——TFPI蛋白。這意味著,他們發現了艱難梭菌毒素B入侵人體的“新大門”。

    “艱難梭菌是一種厭氧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因為分離培養比較困難,所以得名‘艱難’!碧樟琳f,艱難梭菌是一種造成醫院和社區感染腹瀉及腸炎的重要病原體,近年來在全球各地造成了一系列爆發性感染,被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列為最高級別威脅的耐藥病菌。

    陶亮介紹,過往研究表明,艱難梭菌有5個主要的進化分支,包括Ⅰ、Ⅱ、Ⅲ、Ⅳ、Ⅴ型,其中Ⅱ型分支由于其強致病性,又被稱為“超毒力分支”。艱難梭菌會產生3種毒素 :毒素A、毒素B和二元毒素。其中,毒素B(TcdB)是艱難梭菌致病的關鍵“武器”,而不同分支產生的毒素B,則又分屬不同的亞型,如TcdB1、TcdB2等。

    此前,陶亮團隊已經發現TcdB1、TcdB3、TcdB5重要的宿主細胞受體——FZD蛋白。但艱難梭菌超毒力分支毒素B的兩種亞型TcdB2和TcdB4,均不識別FZD蛋白。他們猜測,一定存在“另一扇門”,即某種未知受體介導變體的毒素B入侵細胞。

    通過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排查分析,研究團隊鎖定了一個名為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因子(TFPI)的蛋白,認為它很可能是這兩種毒素B亞型進入細胞的“另一扇門”。

    陶亮介紹,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研究團隊設計并進行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實驗。包括敲除TFPI這扇“大門”,看TcdB4能否闖入細胞;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技術,從分子水平直接觀察毒素和受體的結合;構建“TFPI誘餌”誘捕毒素,看能否保護細胞和實驗動物不受傷害。

    這些實驗結果不僅證實TFPI是艱難梭菌超毒力分支的TcdB在腸道上皮中的受體,更預示了TFPI作為中和蛋白在防治超毒力艱難梭菌感染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