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來了,就是深圳人”(海歸微觀)

    孫亞慧
    2020年08月26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深圳市南山區大沙河沿岸航拍美景。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在深圳,“來了,就是深圳人”絕不單單是一句口號,這7個字傳遞出一種開放和包容——這里迎接每一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尋夢人。

      根據2019年深圳統計年鑒的數據,深圳常住人口為1344萬,而在197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32.35萬。深圳今天的繁華,凝聚著每一位來深建設者的拼搏與汗水。

      將深圳稱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并不為過,并不是因為經濟特區的設立時間,而是因為深圳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并且,近5年來,深圳每年仍保持著常住人口新增40萬—50萬人的強勁勢頭。年輕人愿意來這里,將個人命運與城市發展相融合。

      海歸也不例外,甚至對這座城市更為偏愛。

      作為中國改革先鋒的深圳,其城市基因與海歸創業天然契合。勇立潮頭的城市離不開敢為人先的闖將,40年前是這樣,40年后的今天同樣如此。

      40年間,歸國留學生在深創辦的企業已達4000多家,超億元產值的企業有70多家。一邊是過險灘渡激流的城市稟賦,一邊是滾燙熱烈的報國熱情,二者相遇,碰撞出火花,“海歸經濟”在深圳的蓬勃發展是歷史必然。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深圳所擁有的新的歷史使命,也是“深圳人”需要完成的時代答卷。

      對于海歸創業者來說,想要在此時此地實現創業夢想或許并不比40年前更容易。誠然,深圳今天的創業資源之豐富、信息流通之便捷、基礎設施之完善早已今非昔比。但如今這里高居不下的生活成本的確讓一些海歸在選擇時多了分謹慎,而行業內杰出者涌現,客觀上也對一些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推進自身發展提出了挑戰。

      深圳很清醒。在今天,“來了,就是深圳人”不僅是一份邀請、一種氣度,也是這座城市面向人才許下的承諾、給予的保障。當然,這里面還得有一份踏實——一份真真切切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一份贈予每一名建設者的豐厚回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