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特殊時期食品安全如何保障?飲食做到“六要六不要”

    2020年04月20日15: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小字號

    當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各行各業正在逐漸復工復產。但疫情防控任務仍然艱巨,防控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困難,為幫助公眾在恢復生產生活的基礎上,繼續做好特殊時期的食品安全保障,支持疫情防控,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特組織專家研究,提出了“六要六不要”的建議。

    做到勤洗手,不洗手不要進食

    在疫情防控期,洗手與戴口罩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個人防護手段,勤洗手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應當用流動的水、肥皂、洗手液等勤洗手,包括外出購物或接外賣后,尤其在處理生的和熟的食物之間和其后必須洗手,飯前必洗手。

    要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少食生冷食品

    生熟分開和燒熟煮透是預防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學校、企事業單位、養老機構等預防食堂集體食物中毒的關鍵。

    加工和盛放生的肉、水產品和蔬菜的砧板、刀具、盆、盤、碗等器具要與熟食的分開,使用完后要及時清洗消毒。疫情防控期間,應盡量少吃或不吃涼菜、生的水產,購買的醬鹵肉等散裝食品和剩菜剩飯最好熱透再吃。復工復產后有些人會選擇從家中帶飯,一定要熱透再吃。

    不要接觸活畜禽,要管好伴侶動物

    野生及家畜家禽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原體,盡量避免接觸活體,不自己宰殺畜禽。購買生鮮畜禽產品,建議選擇冷鮮或冷凍的。此外,伴侶動物應注意防止進入廚房和食物儲存區域。

    不要囤積食物,要預防食物腐敗變質

    目前,米面糧油、果蔬、肉蛋奶等各類生活物資市場供應充足、穩定,無需大量囤積。如因個人原因有需要,可適量儲備適宜長期保存的預包裝方便食品、罐頭食品、速凍食品、冷凍肉類等。此外,隨著天氣轉暖,南方將陸續進入多雨季節,建議食品儲存在陰涼通風處并經常檢查,防蟲、防潮、防霉。

    外出就餐要分餐,避免聚集就餐

    外出就餐是調節口味的方式,也是以實際行動支持餐飲業復工復產。但建議大家盡量少聚餐,如果聚餐也應當控制人數,座位保持一定距離并使用公筷分餐。在辦公場所、食堂等環境下,也應避免聚集就餐。

    要合理飲食和適度運動,不要盲目進補

    健康的體魄是抵御疾病的基礎,應當規律作息、合理飲食,但不要盲目進補。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可采取室內無器械運動健身,如室外健身,注意保持社交距離。不要輕信宣稱可預防新冠病毒的食物,在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同時,保證充足的新鮮果蔬和優質蛋白的攝入。

    相關閱讀

    復工后,就餐該怎樣做?

    復工復產后,在餐廳排隊和用餐過程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就餐前

    就餐前,排隊過程中要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相鄰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排隊時打噴嚏的話,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采用肘部遮擋這些措施。取餐時應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頻繁接觸的物品表面,在付款時盡量選擇二維碼等非直接接觸的電子支付方式,減少采用現金結算。

    就餐時

    在就餐前選擇表面清潔的桌椅,最好是靠近門窗等通風比較好的位置就坐。要注意手衛生,可以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或者是用手消毒劑。用餐過程中,摘下口罩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避免污染。避免面對面就坐,最好是同向坐,而且相隔距離最好一米以上。盡量縮短就餐時間,減少同行人員的交流。如果餐廳人員比較多,打包是比較好的選擇。

    就餐后

    就餐后,要立刻離開餐廳,減少在餐廳的逗留時間。

    (資料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國疾控中心公眾號)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