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迪:《華盛頓協議》將助推工程人才國際流動

吳啟迪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訪談欄目(攝影:蔣建華)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王藝錠) “工程師在全世界是可以流動的,有點像醫生一樣。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對將來工程技術人員的流動性會有重要推動作用,今后我們在國際工程人才培養方面會有更多的發言權,也能參與制定游戲規則!苯,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吳啟迪在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訪談時表示。
成立于1989年的《華盛頓協議》,由美國等6個英語國家的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發起,是目前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今年6月,中國科協代表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第18個會員國。通過認證專業的畢業生在相關國家申請工程師執業資格時,將享有與本國畢業生同等待遇。
吳啟迪認為,中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對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拔覀兇髮W生的人數很多,三千多萬,其中三分之一是理工科的。這么大量的學生,要保證質量的話,一定要有最低的要求,實際上是一個認證的過程。否則,這樣辦下去,越辦越濫。加入協議以后,我們的本科教育質量會有很大提升!
吳啟迪表示,近年來我們的工程類院校過于重視以論文為導向的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而較少關注用人單位的反饋,這是一個問題!敖虒W質量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培養成什么樣。對于一流大學來講,《華盛頓協議》的這些指導思想應該在它的工科教育里有所體現。已經有合格的工程教育不等于就是一個一流大學或者已經有一流學科!度A盛頓協議》會對我們產生一些思想上的指導,比如怎么來評價教學的效果!
吳啟迪說,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對服務“一帶一路”重大戰略部署意義重大,也更有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耙驗樗鉀Q了人才流動性的問題,有些國家并不了解我們國家整個工程的水平有多高,我們加入《華盛頓協議》之后,他們可能對我們更放心了,這肯定是有直接的好處!
“工程技術是創新的源頭,工程教育一定要搞好,這一點對于我們國家成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意義非常巨大,F在有些聲音批評我們國家大學生太多,假如沒有那么多學生的話,我們今天能提‘創新型國家’嗎?假如沒有這幾年高等教育的發展,就沒有那么多人才,也不可能提‘創新型國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