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幫幫團:本科批次合并后的兩大高危群體

按照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各省都將逐步歸并而且要最終取消錄取批次。2016年,有的省市是合并一、二本批次,比如上海;有的是取消同批次內的多個錄取段(線),比如遼寧的一本批次、廣東的二本批次;更多的則是將二本、三本批次合并。
合并批次肯定會對院校當年的錄取數據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將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和不可預知性。下面以三本批次合并到二本批次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哪些考生面臨的風險最大。
【兩大影響】
一是投檔次數減少,志愿填報風險增加。批次未合并之前,每個批次至少有兩次投檔機會,即首輪投檔和征集志愿,那么,二本三本批次共有4次投檔機會。盡管批次合并后多數省份會適當增加報考院校的數量,但由于目前每個批次還都只實行一次投檔,所以新二本的總投檔機會比以往減少了一半。投檔機會的減少,自然會增加錄取風險。也就是說,對于老二本的考生來說,以往如果二本批次出現問題,還有三本批次來兜底,現在就沒有這種可能了,將會直接掉到?婆。
二是數據分析難度加大,不確定因素增多。就錄取分數而言,合并批次后,往年錄取分較低(比如二本線上15分以內)的原二本院校將與原三本院校重新洗牌,而且很多院校的錄取分究竟是會上揚還是下降,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兩個基本判斷】
二本線將下降至往年三本線附近
由于原二本、三本批次院校合并,今年全省二本、三本批次的招生計劃也要合并。也就是說,新二本的計劃應該是原二本、三本計劃的總和。為了保證該批次所有院校都能順利完成招生計劃,新二本線可能會劃到原三本線附近。
這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考生所在省份去年的三本線是400分,今年的二本線就會在400分左右?當然不是。我們說今年的二本線將下降到往年的三本線附近,不是與往年進行簡單的數值比較。其準確含意是:如果今年不進行批次合并,三本線應該是多少,那么合并后的二本線就應該是多少。至于新的二本線在數值上能否與去年的三本線接近,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是否與去年相同。
一是招生計劃基本相同。即今年考生所在省份新二本批次的累計招生計劃(含一本批次)與去年三本批次的累計招生計劃(含一本、二本批次)基本相同,增減量不大。
二是今年的高考試卷難度、區分度等指標與去年基本相同。
三是劃線比例基本相同。即今年考生所在省份新二本批次的劃線比例(上線人數與累計招生計劃之比)與去年三本批次的劃線比例基本相同,調整不大。
只有在這“三個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今年的新二本線才會與去年的三本線在數值上接近,否則會產生偏差。當然,也不排除這三項因素都不相同,而兩個分數線的數值卻很接近的巧合情況發生。
對原二本批次中錄取分數較高的院校不會有影響
這里所說的“較高的院!笔侵镐浫》直仍九武浫》肿罡叩脑盒_高的那些原二本院校。與之相應,對于分數達到“較高院!变浫》值目忌鷣碚f,批次合并也不會給他們帶來多大影響,但有個前提,即其志愿填報不出現失誤。
【兩大高危群體】
老二本線上的低分考生(約15分以內)
這些考生過去通常會錄取到老二本批次中的下端院校,但今年如果把握不好,恐怕連這些院校都錄取不上了。以遼寧理工類為例,2015年二本線419分,在二本批次,435分的考生能夠錄取的院校數可達330所,即便是剛上二本線的419分考生,能夠錄取的院校數也有220所。這些院校多數不是綜合實力較弱就是地理位置較偏,因此錄取分都不高,也不太被二本考生看重,其中有201所院校2015年通過補錄才完成招生計劃。
也就是說,不少419分至435分的考生并未在首輪填報這些院校,而是通過征集志愿錄取。2015年低分考生首輪不填報這些院校還無所謂,因為419分至435分這個分數區間全省只有8047人,首輪不報,征集志愿也還有機會。而合并批次后,情況將發生重大變化,這些院校不會再給考生補錄的機會。
2016年,凡是達到新二本線的考生,也就是原三本線上的所有考生(2015年遼寧理工類達到三本線低于二本線的考生數是35903人),都可以在首輪填報原二本批次的所有院校,可以預見,這201所在2015年補錄過的老二本低端院校,除少數院校外,大都不會再在2016年補錄。所以,老二本線上的低分考生,2016年如果報高了首輪志愿,就將落到征集志愿環節。屆時會發現,征集志愿院校已不再是往年老二本批次的那些補錄院校,而是被老三本的中低層次院校取而代之。
老二本中好高騖遠的中、高分考生
這些考生通常在首輪志愿填報中,喜歡選擇所謂的“好院!,往往導致填報的這個批次的所有院校都錄取不上,只能落到征集志愿環節。按照2015年的數據,遼寧理工類有698人出現了這種失誤。去年失誤,還能被老二本的一些院校錄取,今年失誤就不會有這么幸運了。
考生們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精細分析數據,慎重選擇院校,將“立足于首輪錄取”作為各批次填報志愿的首要目標,避免落到征集志愿環節。尤其是在合并的批次,更要高度重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