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教育>>正文

    “金字招牌”要擠水分 “掛證族”日子不好過了

    歐興榮

    2015年12月20日09:2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以前掛一年最少也有6000多塊,現在也就2000塊!鄙綎|德州的小祁吐槽說,他是傳說中的“掛證族”一員,三年前考下了國家二級建造師證書,并“出租”給建筑企業,受行業不景氣和國家整頓資格證書等因素影響,今年“租金”大幅下降,這讓他有些郁悶,對準備多時的一級建造師考試也有點意興闌珊。

    “掛證族”日子不好過了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唐先生也是一名“掛證族”,他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穩定又清閑,他充分發揮自己善于考試的特長,考下了多本“含金量”頗高的職業資格證書出租,“高的時候每年能收入四五十萬!

    但風向對“掛證族”越來越不利了,這幾年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證書掛靠行為的檢查與處罰力度,而今年從人社部傳出的2017年社保將全國聯網的消息,更讓他們如芒刺在背。

    由于社保沒有全國聯網,許多企業為了資質保級或者升級,采取“借用”“掛證族”資格證的辦法應對,這正是“掛證”滋生的根源,“一旦全國社保聯網,我手頭這些個證書只能擺在家里的玩意兒了!碧葡壬χf。

    我國從1994年開始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包括準入類和水平類兩種,由當時的勞動人事部會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設置。此外,各地方、各部門也自行設立了大量職業資格,不完全統計,全國各類職業資格證書至少有1600種。

    不可否認,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立,對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建設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為何要改革

    用人單位招聘時比較看重某些證書,加上很多行業企業大量租用個人職業資格證書,租金不菲,證件出租變得有利可圖,由此催生了大量的“考證族”。尤其是大學生,有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擁有資格證書的數量,少則三四個,多則十幾個,他們為考證投入的金錢精力更難以估算。

    但很多證書并沒多大用處,而且各部門、機構推出的認證種類繁多,認證交叉重復,證書的權威性難以判斷,考核方法不夠科學,加上隱藏其中的資質作假等現象,屢屢被社會所詬病。

    “認證項目確實是太多了,重復量也大,有些本是水平評價類的,也被歸入了準入類。此外,考試和培訓分離、鑒定和培訓分離做得不夠,有些部門在監督管理上做得不夠好!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減少和取消職業資格項目勢在必行!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業資格不能成為就業創業的門檻!

    據了解,去年以來,國務院分四批取消了211項中央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我們還在籌劃第五批,第五批完成以后減少的工作就告一段落! 湯濤說。準入資格的“金字招牌”正在被痛下殺手,擠掉其中的多余水分了。

    國內某大型職業教育機構創始人歐蓬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是做資格證書培訓的,但特別支持國家取消一些證書項目的做法,“有些證書價值確實很低,而且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不必要的考試加重了企業和員工的負擔!

    構建更科學認證體系是下一步目標

    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姚裕群看來,減少和取消這些認證項目,是與簡政放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人力資源體制市場化思路相適應的內容,取消不是終點,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科學的資格認證體系才是最終目標,“當然,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姚裕群介紹說,目前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是上世紀90年代學習借鑒英國的職業資格體系,結合中國國情所建立的,“我們并不是按照某個模板所造出的全新內容,而是把我國勞動、人事長期形成的管理標準方面的東西套在這個模板上。而且即使是英國的體系,也不是完全科學的!彼J為,需要進一步科學化,從國家層面來說,該精簡的要精簡,該改革的要改革,消除一些行政部門及相關組織在考證方面以權謀利的不當行為,但應當管的還是要管和管得更好,也就是說要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湯濤透露,改革是全方位的,當前除了清理取消中央部門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督查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取消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外,未來還將加強監管,著力解決“掛證”、“助考”、“考培掛鉤”等問題,制定行業組織(比如協會、學會)有序承接職業資格具體認定的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職業資格管理。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職業能力建設研究室主任袁良棟認為,改革過程需要總體設計,分步實施,首先完成職業資格科學合理分類,建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嚴格控制進入目錄的清單數量;然后完善進入國家目錄清單的職業標準修訂;最后選擇條件好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分批開展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認定試點,逐步完善并擴大試點等。

    在精簡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一些部門、考試機構,包括那些已考取資格證的考生利益。湯濤表示,相關的善后工作比較復雜,總的原則是要貫徹國務院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總體要求,并考慮歷史和現實情況。既要清障,又要搭臺,使相關政策能夠銜接配套,為人才發展留有通道,人才評價服務不能斷檔。

    對已考取證書但被取消認證項目的那部分考生,姚裕群認為,即使今后一些證書不再作為強制性的要求,但它其實仍然是一個人知識水平的體現,社會上一般還是可能“認”的,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時是會把證書作為標準或者參考,因此,其他條件相同時持證者在就業方面肯定有優勢。退一步來說,通過考證的學習過程,對個人綜合素質也是一大提高,“俗話說藝不壓身,不能說證書取消就吃虧了!

    (責編:胡雪蓉、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