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留學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最權威的留學信息>>獨家報道>>留學生雜志
    人民網>>教育>>正文

    韓國人的“孝”與“敬”

    2015年11月26日14:10    手機看新聞

    本文系人民網獨家發布,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韓國人稱儒家思想為儒教,將孔子和他的思想供奉在心里。你同韓國人談人倫,他會用“孝”來詮釋;你同他談社會,他會以“敬”去貫穿。從漢江兩岸到智異山下,儒家思想恍如一條精神的彩帶連著韓國的歷史和現在,牽系著蕓蕓眾生,維系著家族社稷。

    韓國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有與儒學有關的遺跡,如紀念孔子的“大成殿”、專修儒學的“明倫堂”等。在漢城的成均館,至今每年春秋都舉行隆重的“釋奠大祭”,祭奠孔子及其弟子以及韓國的儒學大師。這項祭孔活動被韓國政府注冊為韓國國家級的“第85號重要的無形文化財產”。成均館大學教授林鶴璇還花了整整3年時間,整理出17種古代祭孔舞譜,并在此基礎上創編了祭孔舞蹈——文廟佾舞,使成均館的祭孔儀式更具有一層尊圣的含義。

    儒家的“克己復禮”和“忠孝”思想,給韓國文化留下深刻印跡。在韓國,長幼之間禮節很多。長輩要抽煙時,小輩應當趨前遞煙點火,顯示恭謹。小輩與長輩同桌飲酒時,小輩要給長輩斟酒敬酒,自己喝時則要轉頭往后“悄悄地”喝。小輩見長輩,下級遇上級,都要鞠躬為禮。

    韓國已沒有帝王,不必再忠君,但子女仍要對父輩盡“孝道”,聽從父母之命,長輩之言。在儒家思想影響下,韓國人重血統,講親情,努力維系以血緣為中心的大家族。很多韓國進城謀生的成年人,周末或節假日也會返回老家看望年邁雙親,以盡“孝道”。

    回顧韓國30多年來的經濟騰飛歷程,雖然將大量西方先進科技、文化、制度為我所用,但其根基仍然深植于儒家文化之中,這突出表現在尊敬上級、忠于集體、團隊精神、家長式領導等韓國企業文化理念上。此外,韓國企業文化還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儒家“中庸之道”的特點:個韓國人的“孝”與“敬”人主義讓位于集體努力;極端手段讓位于協商妥協;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高于生硬的條條框框;個人之間的感情溝通勝于公事公辦的理性說教……

    總體而言,韓國人將儒學稱為儒教,并非真正把它當成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宗教,而是當成一種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許多韓國人信奉仁、義、禮、智、信的立身之道,遵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等傳統觀念,欣賞安貧樂道的思想,因而得以保持富而不驕、哀而不傷的生活態度。

    最令人感慨的是,在韓國人心里,儒家“忠孝”思想已積淀凝結為對集體、對國家的熱愛。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人開展“捐金運動”,用實際行動拯狂瀾于既倒。在世界杯賽中,“紅魔拉拉隊”的山呼海嘯不只在壯韓國足球隊的聲威,也在宣泄熾熱的愛國情杯。儒家文化的血脈在韓國社會流轉搏動,生生不息。(文·張錦芳)

    來源:留學生雜志

    (責編: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