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職校生的成功不可標簽化

    2015年11月24日09:0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職校生的成功不可標簽化

      ■劉景忠

      近年來,一些職業院校開展的“資助成才,勵志成功”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近,筆者有幸參加了某!百Y助成才,勵志筑夢”學生典型事跡評選,絕大部分典型事跡展示了職業院校學生自強不息、艱苦樸素、勤奮學習的品質與精神,展現了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及通過努力實現個人價值后又熱切回報社會的正能量。

      然而,筆者在評審典型事跡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傾向性問題:對學生的成才事跡挖掘不深,提煉不夠,簡單地把技能大賽獲獎或開辦網店作為學生成功的標志。筆者以為,學生“資助成才,勵志成功”典型事跡不能被標簽化了。

      什么是成才?什么是勵志?對這些問題看法的背后,實質上是反映了我們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筆者以為,在國家資助下,學生的生活態度變了,學習態度端正了,生命狀態積極了,這才是最根本的勵志和成功。然而,在一些事跡材料中,把這些都模式化了,即學生家庭困難,獲得助學金、獎學金資助,參加了技能大賽獲得獎牌,于是得出結論:學生成功了。筆者不否認,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獲獎以及開網店、辦公司等是學生付出艱苦努力的結果,也是學生“勵志成功”的標志之一。筆者所反對的是將學生的“勵志成功”典型事跡簡單化地處理。這種做法不僅在導向上存在令人質疑之處,同時對學生來說也是有失公允的。換言之,學生是“被標簽化”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生的成長過程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成功路徑也是多元化的。忽略、忽視學生的心理心智發展、思想品德發展、生命的個性化發展,反映出當下職業教育領域功利化的價值取向,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教育拒絕標簽化,用任何具體的標簽來證明學生成功的做法都是反教育的。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學生成長為他自己。每個職校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他們都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那么我們收獲的就將是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生命個體。

      “資助成才,勵志成功”活動仍將繼續開展,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和職業院校應更加注重學生從自卑到自信、從稚嫩到成熟、從懶散迷茫到勤奮進取的成長歷程和發展軌跡。畢竟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優秀、獨立的個體才是教育的第一要義,其他的一切都是副產品。

      (作者系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顧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