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小學里的民族體育“游藝場”(圖)

    2015年04月27日08:4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小學里的民族體育“游藝場”

      4月22日,芳草地國際學校民族校區的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插雞尾翎”項目。黃穎 攝

      頂罐走、趕羊跑、插雞尾翎……這些看起來趣味十足的項目,是原南中街小學,現芳草地國際學校民族校區的同學們,多年以來的體育課內容之一。

      30個民族項目進校本課

      3名小學生各間隔3米排排站,雙手扶住的木棍頂上有個竹編筐。一名同學從隊首的小伙伴處起步,提速,跳高,抬頭,右手迅速將一只毽子投進筐內,再接過隊尾同學手中的“道具”,站穩,等待再次輪到自己。

      這個項目名為“插雞尾翎”,源自滿族人過年時,在帽筒里、撣瓶中插上三五根雞尾翎,表達避邪、吉祥的習俗。

      這個習俗成為這所學校學生體育課學習的內容,意在培養靈敏度、準確性。

      “2006年開始,邀請相關民族專家編寫教材!痹谠撔慕腆w育課40多年的柳瑞興介紹,最初是為契合該校學生民族多元化的特征,才決定開發民族特色項目,并寫成一本民族體育課的小冊子。

      在這本教材中,分為走、跑、跳、投擲、球、技巧、對抗(角力)以及游戲8大類,涉及滿、回、苗、塔塔爾等30個民族的40個習俗或項目。

      柳瑞興介紹,民族體育項目是學校體育課中的校本課程,每周一節,不同年級授課內容不同,老師們除講述運動技巧和動作要領,還會介紹民族歷史,讓簡單的運動項目具有文化傳承的內涵。

      操場擴張助課間操改革

      其實,這所小學開展民族體育項目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學校操場過分狹小。

      “每次要有70個學生同時上課,幾乎是從這墻頂到那墻!绷鹋d回憶,當年的小操場約為40米乘15米見方,學生之間難免互相干擾,只得分為小項目進行。

      2004年3月,芳草地國際學校接管了原南中街小學,將其改名為芳草地國際學校民族校區,之后在朝陽區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下,對校園周邊的環境進行了整治,也拆除了部分違建,為操場擴張帶來契機。

      全程參與校園環境整治、目前執掌該校的馬海蓮對此印象頗深,“操場大了一倍”,她感嘆,現在整體面積增加了5000多平米的操場太寶貴,“孩子們終于可以在操場上痛快玩了”。

      馬海蓮計劃,未來還要新制作一批民族體育器材,“很多需要特制”,她說,還要進行課間操改革,創編一系列民族特色課間操。比如綾球操,還有邀請民族舞蹈學院創編的民族操舞。(記者黃穎)

    (責編:林露、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