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2015公考申論熱點: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

    2015年04月17日11:04    手機看新聞

    【標準表述】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從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鐵腕治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措辭嚴厲依舊:一方面彰顯中國政府在治理環境問題上“動真碰硬”、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顯現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2015年2月,工信部發布2015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七大要點:一、實施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二、統籌抓好重大規劃法規標準和政策制訂實施;三、狠抓工業節能降耗;四、積極推進工業節水;五、實施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六、繼續推進工業資源循環利用;七、大力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2014年3月21日,在國務院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指出,我們要善抓機遇,進退并舉,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高使用效率,調整優化能源結構。

    【深度解析】

    加強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全國雖然加大了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的力度,但還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大面積霧霾天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甚至生命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天藍、水清、土凈,這些廣大百姓對生活環境的樸素愿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獲得回應。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微博]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

    [權威論述]

    要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

    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

    ——李克強

    [問題現狀]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全國的霧霾讓廣大民眾“談霾色變”!跋F霾,重塑藍天”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強力治霾,減煤、脫硝、除塵、控車成為關鍵詞。我國加大了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相關大氣治理政策頻出,但整體來看,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

    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也是人們關心的重點。當前,我國水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仍然巨大。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力度不斷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排放總量大、地下水污染未能有效控制、河流等生活用水污染嚴重仍是當前水污染事件高發的主因。

    相比較空氣和水,土壤污染更為隱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般以重金屬污染防治為重點,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已經編制完成,與“大氣十條”“水十條”一起成為環境保護的“三大戰役”。全國“土十條”出臺后,加之更多地方政府的重視與努力,我國土壤污染嚴重的局面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原因分析]

    一是認識不到位。中央提出不要簡單以GDP論英雄,要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效益。但我們的認識還沒有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尤為明顯,有的認為節能減排是對經濟發展“做減法”,對淘汰落后產能決心不大,有的甚至還在上一些高消耗、高排放和產能過剩項目。

    二是發展方式依然粗放。我國能耗強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工業產品能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10-20%以上,一些落后技術設備仍在使用,所以說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艱巨。

    三是政策機制不完善。隨著當前煤炭價格走低,財政獎勵的激勵作用弱化,企業節能改造積極性不高。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及畜禽污染防治激勵措施不足。

    四是基礎工作薄弱。節能環保標準不完善,有的標準缺失,有的標準沒有及時修訂,滿足不了工作需要。執法能力偏弱,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仍未有效解決。節能計量、統計、監測工作有待加強。

    [對策措施]

    集中力量打好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中公教育[微博]專家建議:

    一是深入實施“大氣十條”,強化監督考核。全面落實“水十條”,堅持地表與地下、陸上與海洋污染同治理,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等制度;穩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推動“土十條”制定實施。

    二是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促進節能減排和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保障。

    三是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四是動員廣大群眾監督各種違法排污行為,打一場針對污染的“人民戰爭”。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賈雪靜(實習生)、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