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天津大學新校區宿舍電網可自動識別用電設備

    2015年04月08日08:22 | 來源:中國僑網
    小字號
    原標題:天津大學新校區宿舍電網可自動識別用電設備

    天津大學新校區宿舍電網可自動識別用電設備(圖)

    天大新校區近日建設場景。 鐘欣 攝

    天大新校區主樓全景航拍圖 鐘欣 攝

      老師上課不再需要帶U盤等拷貝課件,只需在教室電腦端登錄“桌面云系統”即可進入自己的“個人電腦”;智能照明系統根據不同場合、人流量自動調節燈光開關,還可以利用自然光調節室內照度;學生宿舍的電網在“熄燈”后可以識別手機與電腦等不同設備,不允許電腦用電,但卻允許學生給手機充電……

      這些充滿“智能與人性關懷”的細節,是即將于今年上半年竣工的天津大學新校區將向入住師生們展現出的場景,在云計算、物聯網、融合通訊、協同辦公等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天大新校區將成為一座更加聰明的“智慧校園”。

      目前天大新校區建設已經進入“決戰90天”的最后攻堅階段,多個建設項目已經完成主體建設,而隨著“骨架”的成型,新校區的“神經”系統也開始搭建。

      近日,天大新校區能源監控系統、數據中心動環系統、數據中心、校園網絡系統、融合通訊及協同辦公系統、光纜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語音通訊系統等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它們將把“智慧”融入到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給師生帶來更加安全、便捷、人性化的校園環境。

      天津大學新校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智慧校園部副部長孟少卿4月7日上午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智慧校園”是天大新校區規劃建設中的重要理念與目標,在當代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天大要將“新校區”與“新技術”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涉及到學校運行管理的“神經”系統上,以高技術標準規劃,讓新校區相比老校區更加“聰明”。

      孟少卿說,天大新校區的“智慧校園”建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以“泛在、安全”為核心的智能化,以“高效、便捷”為目標的信息化和以“低碳、節能”為主題的環;。如新校區將以數據中心為大腦,建立包括有線網和全覆蓋的無線網在內的智能網絡系統,為師生提供泛在的網絡服務,為整個校園“智慧”提供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建立校園安防、消防以及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實時數據傳輸、快速應急響應都將讓新校區更加安全;集合電子證件、金融服務、校園消費、門禁及城市交通等多項功能的校園一卡通將實現“一張卡解決校園日常生活所需”;為了促進新老校區教學資源共享,結合“慕課”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建設將使更多學生能在線上點播學習老師的課程,以“遠程授課”形式實現新老校區學生同時上課。

      備受期待的“桌面云系統”,每位老師都將擁有一個自己的賬戶,登錄教室中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找到“云端下自己的電腦”,僅這一項技術的運用就將是校內電腦用電比傳統方式解決70%以上,設備更新換代的費用也將大大降低。

      而能源監測系統將學校各能耗計量系統采集的能源計量數據通過校園網傳至數據中心,可實現能耗數據實時采集和通訊、實時監測、用能的分項計量、互聯互通和優化配置等功能,從而及時做出智能調整。以學生宿舍夜間用電為例,以往傳統方式是夜間斷電來保證學生休息和學習,但新校區更加“聰明”的電網將可以根據不同設備的“用電指紋”識別出手機、飲水機、電腦等不同設備,從而允許學生可以晚上繼續給手機充電。(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王濤)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