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校小班教學“落地”需要系統改革

    2014年10月29日09: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高校小班教學“落地”需要系統改革

      學校必須把人才培養作為核心工作,并基于這一核心配置學校的教育資源,不能僅有小班化的概念,卻無小班化的投入。

      ■熊丙奇

      據報道,近日,清華大學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其中在課程改革方面,提出“通過小班討論課、助教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通識教育水平和課程質量”。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廳也公布了《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新課改方案,宣布浙江省高校課堂將擴大小班化教學,推廣分層教學。

      “小班化教學”的理念在國內不是第一次提出,也不是第一次被實踐。但此次清華的舉措,仍然在高等教育領域引起廣泛討論。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小班化教學在國內大學推廣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小班化教學,相對于大班教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同時聽課的學生較少——在二三十人以內,教師可在課堂上與學生充分溝通、交流,利于形成探討、交互式課堂,鼓勵學生思考和表達。在國外實行精英教育的學校,小班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有多少課程通過小班教學來授課,甚至是評價一所學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但實行小班教學對學校和教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學校需要增大對教學的投入。我國的不少大學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部分實行了小班教學,但后來隨著擴招,師資和教室條件嚴重不足,大班授課方式卷土重來,本科一個班一兩百人同時上課十分常見,有的學校的研究生教學、公共課也采取大班授課。

      其次,需要授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認真研究課堂教學,并創新課堂教學。當前,我國研究型大學普遍重視學術研究而忽視本科教學。雖然教育部多年前就曾發文要求建立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制度,但這一制度迄今在一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相對于科研要求發表論文、申請課題、經費等硬指標來說,教育教學對教授而言,還只是工作量的要求,有的學校甚至出現課表上由某教授上課,但實際卻由講師、研究生代課的情形。

      上述情況如果不改變,小班教學就是空談。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教師不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仍然延續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小班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就無法凸顯。也許差別僅僅在于:課堂秩序好一點,學生聽得清楚一點,教師“點名”完成得快一點。有意思的是,很多學生對小班教學的期待也基本上是這些,即可以聽得清楚一些,把教師講的掌握牢一些,而非可以在小班課堂上充分交流探討。

      事實上,當年擴招時,許多高校就有一個共同的考慮:一位教師給二三十個學生上課是上課,給二三百個學生上課也是上課,但“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這種“課堂效率論”,到今天還存在。比如,一些在線教育推廣者就把一位教師上課、上萬學生在線學習,作為在線教育的巨大優勢和特點。這完全是從知識講授的角度來評價教學。事實上,以課堂與教師為中心、缺乏個性的大規模教育是存在弊端的。

      因而,推進小班化教學,對于高校來說,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以此為出發點重構教育教學體系。學校必須把人才培養作為核心工作,并基于這一核心配置學校的教育資源,不能僅有小班化的概念,卻無小班化的投入。在當前師資和教室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把大班授課和小班研討結合起來,在教授大班授課之后,組織小班,由研究生助教和學生進行小班化的探討課。學校還有必要通過調整對于教師的考核指標,引導教師認真投入教學。在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貢獻時,要建立同行評價機制,給予教師充分的教育自主權。在小班教學中,要真正實現交互、探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由此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激發創新活力。

      從小班教學過去的實踐看,之所以良好的理念在實踐中難以落地,一直停留在概念層面,就是因為沒有圍繞小班教學推進系統改革,尤其是對教師的管理和評價改革沒有到位,這涉及學校建立現代制度的內容。因此,從根本上說,小班教學不只是教學形式的改革,而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全面改革。(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