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東城區在全市率先啟動義務教育綜合改革,轄區內和平里四小、文匯中學等48所中小學改革任務校簽訂《合作協議》。今年9月,該區將組建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成4條優質資源帶和14對深度聯盟校。屆時,全區80%的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學生都能進入名校讀書,其概率比去年提高18%。
7所普通小學直升優質初中
今年,東城區將通過優質初中聯合普通小學等方式,組建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涉及的普通小學包括青年湖小學、雍和宮小學、曙光小學、方家小學、校尉小學、花市小學、文匯小學,這些小學的學生畢業后,將分別直升171中學、東直門中學、二中分校、五中分校、166中學、廣渠門中學、文匯中學等優質初中。
東城區教委主任馮洪榮介紹,九年一貫制最終要解決九年人才培養、整體管理、課程設置等問題,更加符合人才培養規律。此前,景山學校在教材、教學方面已有成熟經驗。未來三年,東城區現有的8個學區每個學區都將建立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此外,對于在普通小學與優質小學之間的“二類小學”,該區還將給予升學傾斜政策,讓30%的畢業生對口直升初中。以和平里學區為例,和平里一小就是這樣的“二類小學”,在家長心目中介于和平里四小和青年湖小學之間,6年后,和平里一小每年將有30%的學生擁有直升171中學的資格。
“大年級組”制深度聯盟
今年,東城區將推出14對深度聯盟校,包括分司廳小學與北鑼鼓巷小學、崇文小學與新景小學、史家小學與史家小學分校、培新小學與永生小學、黑芝麻小學與織染局小學等。
馮洪榮表示,深度聯盟最廣泛的意義是一所大校帶動一所小校,結對發展,資源共享,這也是該區最初推進深度聯盟的舉措。然而,這種方式雖然令一些小學校面貌發生了改變,卻沒有改變在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地位。
為此,今年東城區深度聯盟形式將改版升級,推出A、B、C三版。其中,C版實行“大年級組”制,即兩校新一年級實施統一年級、統一管理、師資統籌、課表相同、資源共享,雖然是兩校的學生,但學習過程沒有差異。B版是在“大年級組制”的基礎上實行空間流轉,即兩所學校的一、二、三年級學生都集中在一個學校,四、五、六年級學生集中在另一個學校上課。A版是在B、C兩版的基礎上再實施“一長執兩!,即兩所學校擁有同一個校長。
“這次我們推出的聯盟至少是C版,家長們會感覺到,雖然是兩所名氣上相差甚遠的學校,但實際上沒什么差異!瘪T洪榮說。
優質資源帶實現“師生流轉”
今年,東城區打造了4個優質資源帶,分別是和四小——和二小——東師附小、府學小學——府學小學低年級部——美后小學——什錦花園小學、燈市口小學——燈市口小學低年級部——北池子小學——東高房小學、史家小學——史家小學低年級部——遂安伯小學。如果說深度聯盟僅限于兩所學校,那么,這4個優質資源帶將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帶動3所以上學校同時發展。
優質資源帶本質上是一種深度聯盟,形式上分為串聯和并聯兩種。以串聯為例,3個學校組合在一起,即一個品牌校和兩所規模較小的普通學校聯成一串,由品牌校統籌全部的教育教學管理師資和空間資源,學生一二年級在一個規模較小的學校上,三四年級在另一個規模較小的學校上,而五六年級就可以轉到品牌校去上了,最終實現六年三段、整體流動的一個過程!耙郧皩W校是一個個孤立的點,進入優質資源帶后,打通成一個空間通道,讓教師、干部在通道上依次發揮作用,讓學生在通道中依次依年級去學習,共享優質資源!瘪T洪榮說。
至于并聯,是指在帶內建立若干個低年級部和高年級部。以前,史家小學和府學小學的學生是在低年級部學習兩年、在高年級部學習四年。今年起,這兩所學校將擴大總量,一年級學生要在低年級部學習到三年級,然后由學校根據高年級部可容納的實際規模,決定低年級部的招生計劃,進而實現“師生流轉”。舉例說,普通校遂安伯小學與史家小學低年級部、高年級部一起聯通形成優質資源帶后,將成為史家小學的另一個低年級部,橫向上實行“大年級組”制,學生1至3年級分別在兩個低年級部就讀,4至6年級整體進入史家小學高年級部就讀。
好高中名額向“老二類”傾斜
今年起,東城區將實施“雙優初中”建設,雙優是指熱門的優質初中校和“老二類”優先發展初中校。
對于優質初中校,東城區將擴大招生規模,讓一些普通中學的初中部和優質初中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招生,如171中學、五中分校等。對于優先發展初中校,東城區將推行精品小班化。
未來幾年,該區70%至80%的小學畢業生將進入優質初中,剩下20%至30%的畢業生在優先發展初中。據悉,高中示范校招生時將拿出30%至50%的比例投向優先發展初中校,也就是說,在27中、65中這樣的優先發展初中?既胧痉陡咧械谋壤龑⒉坏陀趦炠|初中校的比例。
為促進教師提高授課水平,今后,東城區還將對老師的授課質量進行排名。(賈曉燕)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