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進行了這么多年,有些題型被淘汰,但更多題型已經固定下來了。比如我們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語句排序題,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專家給大家一劑良方幫助大家拿下此題。
語句排序通常是給出6句打亂順序的句子,讓考生選出正確排序的一組。對于這樣的題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題方法,但是要想快速做出正確答案,里面還是有些技巧可言。
首先,要明確排序題的思維是“排錯”。這里的“排”是排除的意思,排序題要做的不是如何把6句話排出來,而是結合選項,把錯誤的選項剔除出去。因此,排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選項,隨時代入。
其次,要明白如何結合選項。結合選項第一點,要結合選項的首尾句。段落的首尾句有自己特點。
段落的首句,是一個總領句或引出句。所以有些句子就不適合做首句。比如今年國考50題,其中“⑤它起源于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當時西歐各國逐步完成工業革命對產業和城市的升級改造”,不適合做首句。因為這里面出現了一個指代詞做主語,如果做首句,就不知道“它”指代的是什么。又比如“①經過理論與實踐的積累,再生建筑學也逐步成為了一門獨立而完整的技術科學”,不適合做首句。因為此句中出現了“也”,應該接在另一個句子的后面才對。
段落的尾句,是一個總結性的句子,要起到收束全文的效果。那有些沒有這種效果的句子就相對而言不適合做尾句了。
結合選項第二點,一旦在材料中找到兩句話的確定位置,比如確定1句在2句的前面,就立刻代入選項中,排除掉錯誤的選即可。
下面來看例題:
1、 ①在這里,人們已經從浮躁的、高速的城市發展中沉淀下來,希望獲得內在的平衡
②二十多年以來,從外表上看,那里的變化并不是非常巨大
③整個城市顯得平和恬靜
④每年,我仍舊有機會飛往硅谷,參加各種年會
⑤包括節能減排的新舉措
⑥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正在源源不斷地為它注入各種生機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④②⑥⑤①③ B. ②④⑤⑥①③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④①③②⑥⑤
【答案】A
【解析】②中有代詞“那里”,不放首句,排除B、C。A與D的區別在于②⑤⑥與①③的前后位置。⑥⑤描述的是硅谷的變化,而①③則是對這一變化的進一步總結,由此可知,①③在⑥⑤之后。選A。
2. ①認為瑪雅文明和中國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發展的結果
②主要根據是《梁書》中關于五世紀時中國僧人慧深飄洋過海到達“扶桑國”的故事,認為“扶!奔茨鞲
③日前,著名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提出了一個“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的假設
④遺憾的是,這些說法至今還沒有得到考古學的明確證實
⑤后來又有“殷人東渡說”,是說商朝時的中國人橫渡太平洋將文明帶到了美洲
⑥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瑪雅文明的源頭是古代的中國文明,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扶桑國”說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③⑥①②⑤④ B. ③①④⑥②⑤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⑥②⑤③①④
【答案】D
【解析】⑥末尾的“扶桑國”與②的“扶桑國”相對應,由此可知②是對⑥“‘扶桑國’說”的解釋,②緊跟⑥后,排除A、C。通過分析可知,④中的“這些說法”代指的應是“扶桑國”說、“殷人東渡”說,比⑤更適合做總結句。
專家認為,語句排序題要做到的就是快速有效的定位答案。要做到這一點,明確的是選項很重要,一定要結合選項去做題。在平時的練習過程總要有意思的訓練自己定位首尾句。
來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