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2月25日電 (記者姜泓冰)上海啟動深化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改革,并將加強監管,注重教育項目支出效益。教育投入方式和結構正從專項投入為主改為經常性投入為主、分散投入變為學校整體投入、從硬件建設轉向軟件投入。新增教育經費重點投向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
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在今天舉行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匯報2013年教育經費預算安排、使用情況。2013年,上海市財政教育投入預計達749.5億元,新增經費重點投向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
蘇明表示,上海決定完善和深化財政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為“三個轉變”、“三個打通”和“三個機制”。堅持“三個轉變”,即從以專項投入為主向經常性投入為主轉變、從分散投入為主向學校整體投入為主轉變、從以硬件投入為主向以軟件投入為主轉變;實施“三個打通”,即打通生均公用經費與經常性專項經費、打通“十大工程”專項經費與地方高等教育內涵建設相關的經費、打通用于教師隊伍建設的經費;落實“三個機制”,即,建立以基本辦學經費和內涵建設經費為主的經常性經費投入機制,建立以教育改革發展重大項目為導向的市級統籌投入機制,健全以教育項目支出效益為目標的綜合監督評估機制。
在投入方式上,上海一方面將地方高校原來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項目支出歸并整合為規范統一的生均綜合定額,制定生均綜合定額標準體系,增強高校在基本辦學經費安排上的自主權,同時也將部分內涵建設資金,按額度“整體打包”下達地方高校,由地方高校自主安排使用。高校經常性經費投入比例將大大提升。據悉,按照現有改革方案,2014年上海市級財政投入高校的經費中,經常性經費投入占了61%,比2012年提高31%。
為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監督,上海著手建立高等教育專項資金項目支出評估咨詢機制,對內涵建設經常性支出項目開展評估咨詢和預算評審,對納入市級財政中期預算的項目根據輕重緩急提出安排建議。擬設立市級教育經費監管機構及試行地方高?倳嫀熤贫,以加強高校內部經費監管能力,同時要求地方高校年度經費使用情況、績效評價和考核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上海正在編制高校布局結構、學科布局結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三個規劃,研究未來10-20年本市各級各類高校和職業院校的結構與數量,強化規劃對經費安排的引導作用,使在滬高校形成國內高水平的學科“高原”。上海還大力構建教育部門與行業部門共建共管新機制,一批行業學校被有計劃地轉歸教育部門管理。
蘇明介紹說,上海財政教育投入使用存在著高校經費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城鄉、區域、校際差距有待縮小等問題,需要加大統籌力度。未來,上海在義務教育發展方面還要在三個方面加強工作:確保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落到實處;及時調整義務教育學?冃ЧべY政策;建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