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昨天(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大學生就業和延遲退休等社會熱點話題。
727萬——這是明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規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說,從就業角度看,確實感到壓力比較大。但從人才供給的角度看,這又是一件好事。它為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不過,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所面臨的結構性矛盾一直持續至今。那么如何解決?
信長星:第一是崗位開發,這是根本。第二是要落實和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對于促進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我們給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補貼、培訓補貼,同時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等等。第三是強化就業服務。第四是鼓勵創業,我們將適時啟動新一輪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也加大創業培訓的力度,通過提供跟蹤的扶持和創業指導來提高創業成功率,特別是要延長創辦企業的存活期。
延遲退休從哪些群體開始,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
胡曉義:這個政策正在研究制定過程中,不能把猜測當成定論?赡軙紫瓤紤]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考慮那些社會需要、人力資源的替代系數很低的,也就是專業工作者,比如,醫生、老師、科研工作者、工程師等等,從他們先開始,再逐步擴大到所有人。 (記者車麗)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