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1 :擠占公共教育資源?
“應該叫停公辦高中‘國際班’!”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對此大聲疾呼,他表示公辦教育應該面向全社會,其主要職責就是普及。社會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公辦教育應該完成的任務就是均衡。也有社會人士同樣指出,公辦中學辦國際班是對公共資源的不合理占用,因其資金來源是納稅人的付出,其任務是完成正常的中學教學計劃。
對此,有學校負責人回應,既然學生有這個升學需求,作為負責任的學校應該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敖鼛啄晡覀兠磕旮咧腥齻年級都有一批人通過各種途徑出國留學,國際班可以讓校內想出國的同學不用四處奔波,也給校內學生更多選擇出國的機會。
“公辦高中開辦國際班一定程度上會擠占公辦教育資源,但這并不是核心問題,因為同樣是為國家、家庭培養人才,關鍵是把學生培養好!蹦掣咧行iL如是說。
而某示范性高中校長也認為,國際班學生已經為占用了公辦教育資源而支付了高價的學費,并且學費也上交給了財政,這說明他已經為自己埋單了。
然而,對于校長們的種種回應,有社會人士還是認為這種是典型的教育產業化思維,且嚴重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
質疑2:誰來監督辦學質量?
此外,誰來監管剛剛起步的國際班辦學質量目前也是個盲點。以公辦學校辦班的審批為例,廣州一所有國際班的高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的國際班準確來說是國際課程班,因此不需教育部門審批,只需要向教育部門備案就可以了,質量則由該校教務處監管。
據一名開辦國際高中的公辦學校校長透露,雖然對外宣稱質量是由公校監控,但實際上國際教育才剛剛起步,哪所公辦學校敢說自己有海外教育經驗呢,更別說監控了! 現在家長唯一的判斷辦法,就是在各個高中國際班的網站上,對比他們最優秀的學生,看看哪些學生進入的世界名校派位靠前,來判斷他們的辦學質量。
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公辦學校辦國際班,確實面臨辦學資源流失的問題,還引來學歷教育機構舉辦非學歷教育、多頭監管以及財務不透明等質疑?陀^上說,政府部門要明確普通中學能否舉辦計劃外的國際班,并確定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