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li>
  • <tt id="2ss88"><table id="2ss88"></table></tt>
  •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tt id="2ss88"><rt id="2ss88"></rt></tt>
  • <li id="2ss88"><tt id="2ss88"></tt></li>
  • <li id="2ss88"></li>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以行業企業需求引領教學改革

    2013年12月11日08:2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學校培養什么人 企業最清楚

    洗手、烘干、消毒、更換潔凈服、步入潔凈生產區……這一系列步驟,最快的學生花4分10秒完成。前不久,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項技能大賽“無菌更衣”,他們決賽的地點是在業內龍頭企業——杭州華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物制藥車間,而學生的獲獎證書,也蓋上了學校與企業的兩個印章。指導老師說,這樣真實環境的比賽,能讓學生感受到真正醫藥車間的工作流程,也能讓他們明確專業技能提升的方向。

    事實上,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學生舉辦的一系列校級技能大賽上,很多項目都是與企業合作完成的:與汽車廠家合作的輪胎拆裝大賽,與服裝企業合作的立體裁剪造型比賽,與IT企業合作的程序設計大賽……

    用企業的需求引領專業教學、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這所學校的一大特點。

    校企共同體:構建校企利益實體,深入推進校企合作

    從2008年起,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與世界第一大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集團臺灣友嘉實業集團合作成立了第一個校企共同體——友嘉機電學院。

    校企共同體是學校與企業共同規劃、共同組織、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擔風險的利益實體。其秉承的“企業主體、學校主導”原則,讓企業在專業設置、課程調整、人才培養方向等問題上都擁有了發言權。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葉鑒銘說,這樣做不僅是為了體現校企合作的誠意,也更符合人才培養的科學性!皩W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不是學校的老師和專業負責人最清楚,而是作為用人單位的企業最清楚!

    友嘉機電學院成立后,作為企業方的友嘉集團一直充滿動力。他們將在杭企業培訓中心整體遷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又陸續投入了超過1800萬元的設備,派駐了20多位企業技師常駐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全程參與教學。在該學院的實訓車間,水泥地上有多處磕碰痕跡,在友嘉工作11年、目前擔任友嘉機電學院院長助理的吳士東說,這是企業不斷投入的標志,因為車間里的舊機床要經常拖出去,新設備經常要運進來!皺C床設備一年至少更新一次,和企業向市場推出的新產品同步!

    第一個校企共同體獲得成功后,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陸續與達利(中國)創辦達利女裝學院、與金都集團創辦金都管理學院、與青年集團合作創辦了青年汽車學院等,至今已有了7個校企共同體。這些學院既是學校的二級學院,又是這些龍頭企業的二級部門,因此企業愿意拿出人、財以及最好的資源。

    以達利女裝學院為例,由于院長是由達利集團總裁兼任的,所以會特別留意學院的發展,除了派人和更新設備外,企業每年還劃撥100萬元用于學院建設。此外,企業對于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更大:達利集團聯合8家在杭知名女裝企業頒發“服裝制版師崗位技能證書”,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考評,獲得該證書的學生不僅在企業有優先被錄用權,報酬還會高于同崗人員一級;達利把部分產品研發任務派發給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由教師帶領學生以工作室的形式開展研發,使很多優秀學生的課堂作業直接走上了生產線……

    校企共同體的出現,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熟悉、掌握龍頭企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能力,為他們未來的擇業、就業鋪就了一條順暢的路。

    校企共育:教師、學生緊跟行業企業發展步伐

    高職學生的作品能走進國家博物館,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達利女裝學院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裘華麗和她的同學們,不久前卻在學校的牽線下與著名畫家陳家泠進行合作,制作了6件緙絲工藝“俱往矣”系列服裝在國家博物館參展并被永久收藏。

    同樣是來自這個學院的另外4名學生,在今年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服裝設計與工藝技能大賽上全部獲得了金獎,其中一人還同時獲得了“全國服裝學生技術標兵”稱號和由人社部授予的技師職業資格證書。

    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與行業企業進行接觸,甚至獲得一些高層次的鍛煉機會,一直是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個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就是提高教師專業教學水平。

    英特爾要求技術更新的周期是18個月,而學校的一本教材成型周期為4~5年,如果拿著這樣的教材去教學生,內容早就過時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賈文勝說,學校教學必須果斷革新,具體要從教師企業經歷開始。

    目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超過400人,來自企業或有企業經歷的教師占大部分。而為了幫助原先只熟悉理論教學的教師轉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對教師制訂了“走出教材、走出課堂、走出學!钡囊幎,明確要求專業教師在3年內必須有不少于半年去企業一線實踐的經歷。這項規定叫做“教師企業經歷工程”,為了杜絕走過場式的下企業,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把教師企業經歷實踐情況、下企業期間參與項目研發、技術服務情況等與教師的職稱評審、教學業績考核直接掛鉤,著力提高教師企業經歷工程實效。

    把教師“趕”到企業去,能幫助他們從用人單位的角度重新審視教學。數控專業教師吳曉蘇曾花半年時間吃住在企業,整天與工人們一起泡在車間。半年后,他帶回了數控專業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僅是專業課,思政課和公共基礎課老師同樣也要下企業。思政課老師王玲說:“有些課堂就設在企業教學區,教授內容完全根據專業要求設定主題,把企業文化元素融進去,結合實訓項目進行教學,思政課就比以前上得容易,也更有成效!

    除了要求專任教師到企業“回爐”外,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還從企業聘請了大量的兼職教師。在新成立的普達海動漫藝術學院,起初只有10位專任教師,且其中的大多數教師都是平面設計領域出身。因此就讀于這個學院的學生,常常會在同一門課上見兩個老師,一個是學校的專任教師,負責講理論;另一個則是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負責具體實踐。因為企業兼職教師的出現,師生們在課堂上、課余時間完成的作品,常常就是一個真實的企業項目,這能讓學生的專業能力實現飛速發展。

    創新創業:創業帶動學業,提升就業競爭力

    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有一塊區域被辟為高職大學生創業園,這是全國首個讓學生在校內注冊真實公司進行創業實踐的平臺。過去5年中,這里累計孵化近120家企業,其中6家企業被認定為“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1家企業被評為“杭州市十佳大學生創業企業”,1家企業被評為“發展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先進單位”,3家企業被評為“開發區誠信民營企業”;吸納了近300名大學生參與創業,帶動了700余名大學生的實習與就業。

    遵循著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按照“創業帶動學業、提升就業能力”的理念,將創業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初步構建了創業通識教育、專門化教育、SYB創業培訓、模擬公司實訓和創業園實踐層層遞進的創業教育體系。

    校長葉鑒銘說:“杭職院可以沒有馬云式的人物,但不能沒有培養馬云式人物的平臺!睘榱斯膭顚W生創業,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不僅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還為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包括用創業項目抵課程學分的個性培養方案、為創業失敗埋單的“護犢資金”、指導學生開展具體實踐的創業導師,等等。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沈康強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學軟件工程的他于2008年畢業前投入50萬元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園內創辦公司,年收入一度超過百萬元,成為了很多學弟學妹創業時的“領航導師”。但后來因為市場經驗不足,他的公司在開發一個新項目時鎩羽而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園于2013年初向他兌現了“護犢資金”,幫助他重振旗鼓。

    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王杭飛是另一類代表人物。他在大一時就開始創業,而后公司業務興隆,在上海、南京、合肥、武漢等都設立了分公司。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張,還是在校生的王杭飛不得不面對創業或學業的兩難抉擇。后來,學校專門制定了適合他創業需求的個性化培養方案,一方面把他的創業經歷劃為平時成績和實踐成績,另一方面又指派教師對他進行專門輔導,最終幫他順利完成了學業。

    體面就業:看重的不再是就業率

    對于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來說,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難事,他們更在意的是這份工作的專業對口、薪資待遇、晉升空間等要素。根據2013屆畢業生的數據,全校共有2925名畢業生,來校招聘崗位卻超過21400個,是畢業生數的7倍多。而根據過往5年的數據,每年到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的崗位數量都保持在20000個以上,是畢業生數的6~7倍。換言之,在這里不是學生在找工作,而是崗位在爭學生。

    就業形勢好轉之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主要考量指標不再是就業率,而是“體面就業率”。學校制定了《杭職院畢業生體面就業跟蹤調查工作實施辦法》,從就業機會、專業對口、崗位待遇、就業主觀評價、自主創業5個維度進行考量,設立5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以全面掌控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工作適應程度、薪資水平,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和社會對人才素質能力的要求,從而調整完善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畢業生體面就業。

    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綜合素質,使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常常能脫穎而出,走上社會后更能迅速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根據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顯示,因為學生動手能力強、首崗適應快,近三年來企業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的滿意度高,被企業提拔重用率較高。

    達利女裝學院學生朱慕芳,在杭州美侖美奐服飾有限公司實習時就拿到了每月2000多元的實習工資,入職后多次加薪,工作不到一年月薪就得到大幅度提高。

    友嘉機電學院學生胡金煥,在浙江盾安閥門有限公司實習時就拿到了相當于本科畢業生標準的月薪。其過硬的技能和技術研發、管理改革成果,頻頻受到公司嘉獎。

    青年汽車學院學生陳哲軼,憑借扎實的汽車專業知識、技能和溝通能力,在衢州某4S店實習期間就連續5次榮獲銷售冠軍,單月最高月收入一度達到萬元。

    友嘉機電學院學生徐金泉,進入友嘉實業集團后連續兩年被授予 “績優人員”榮譽。

    根據浙江省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調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2011屆畢業生一年后享受到社保待遇的比例為81.8%,均明顯高于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平均水平。而根據學校對畢業生的調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2012屆、2013屆畢業生的起薪分別為2816元、2904元,也都高于同類院校平均水平。根據多家用人單位的調查反饋意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不僅首崗適應快,而且多崗遷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很強。(記者 周曦)

    (責編:潘金潔瓊(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天天看片天天av免费观看